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走进水东古镇:感受入“木”三分的独运匠心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丁宁 张筱奕 胡胜

安徽学子走进水东古镇:感受入“木”三分的独运匠心

一台风扇,一阵蝉鸣,一缕清风,这是一位木雕爱好者的老友;一方板凳,一柄刻刀,一把铁尺,一块原木,这是一位木雕匠人的坚守。刀尖之上,方寸之间,悦动的可能不仅是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木雕作品,更是一位匠人对木雕不变的灵魂。7月25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赴宣城水东探访皮影团队走访了水东古镇木雕艺人徐以能师傅,在千姿百态的根雕作品中感受厚重绵长的文化底蕴。

D02733BF5A90E4FEE5033DC07EDDE2CC.jpg

回忆缘起 只因热爱

奇石馆位于“十八踏”顶部巷子的旁边,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时候,途经宣城,驾临水东,他走下台阶,口中数了十八下,便来到井边,品井中山泉清冽甘甜,龙心大悦赞到“此水真比得上杭州西湖里的玉泉水”,并赐名“十八踏御井”,此地也由此得名。奇石馆有两间屋子,一间用来展示奇石,一间则是徐师傅的工作间。只有几米见方的工作间,随着队员们的到来,显得更加拥挤,而徐师傅就是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开始他与木石的对话。

当问起徐师傅学习并从事木雕艺术的初衷时,这个已年过半百的汉子竟有些羞涩,“我什么事都干过,到了八几年的时候,突然喜欢上了这个木雕,就一直做到了现在,也没啥初衷,就是自己喜欢、热爱。”令大家诧异的是,徐师傅并没有拜师学艺,完全是凭借自己刻苦钻研木雕而习得的技艺。师傅说,开始学习的时候,完全无从下手,只能自己找来相关的书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习,每一步都要练习成百上千遍,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以至于刻坏了多少木头他也记不清了。

EAA74236AD443FAEB48AC31B39354C01.jpg

虔心雕刻 返璞归真

六年前,机缘巧合之下,徐师傅在“十八踏”旁开了这家奇石馆,除了木雕以外,他还喜欢收集石头。宣城盛产宣石,而他亲自上山采集的也多为形状各异的宣石,采集回来后,不经加工,保持本色,再根据石头的特点为其雕刻底座,从镂刻,到精修,到打磨,再到上漆,无不手工完成,最后的成品就被放置在展览架子上,木石合一,浑然天成。

被问到为何不主动去推售自己的手工艺品,徐师傅说,他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而坚持木雕,他希望每一件作品都能够等待属于它们的有缘人,就像他从无数木石中选中了它们一样。“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每一件器物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徐师傅用一方刻刀还原了自然的真谛。

DF7E642A32F08BFDCE68A7225C355AC8.jpg

初心不改 古韵悠长

“现在电商这么火,您就没有想过利用电商推销您的这些手工艺品吗?”“我对那些东西不太了解,跟不上时代潮流了,再说,网上的东西真真假假,我这些手工的说不定还没有人家机器卖的畅销。”徐师傅表示,自己只想好好做木雕,不想去过多宣传,虽然小镇上也很少有人来,他做的东西也少有人问津,但是自己开心就可以了。徐师傅在与队员们攀谈的过程中,几乎都是埋头盯着镂刻的木架,刻刀在他的手上灵活地上下起舞,间或拿起原石放在底座上比对大小,间或拿起红木边角料垫补空缺,其小心翼翼、神情专注的样子仿佛在照顾自己初生的孩子一般。

“可惜啊,现在愿意做木雕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这项技艺怕是要失传了。”徐师傅在谈到木雕技艺传承时,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但他也说,这不能强求,对于年轻人来说,做木雕确实太苦了,况且,现在能用来木雕的原材料也越来越少了,这些都需要解决。“对了,你们拍照片的时候,记得不要拍我的脸,现在的网络太厉害,我不想被网上的人恶搞!”木雕技艺重在恪守本心,徐师傅对木雕始终不变的心,被深刻在每一件灵魂器物之中,只愿被这条小巷、这座古镇静静传唱。

DDC530147D6B9D2D43D493BB6E3F6BFC.jpg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31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孝在心中,爱在行动:西华师大学子走进乡村,助力孝文化传承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增强敬老爱老意识,助力孝文化传承,近日,西华师范大学“乐享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广安市广安区文昌村,组织当地学生开展了“孝在心中,爱在行动”的主题活动。…
“支教支医·助力新农村”实践团支教进行
“支教支医·助力新农村”实践队于德州市平原县张士府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支教活动。…
【耕读】我校学子赴武汉调研居家养老状况
核心提示:在我校文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杨瑞老师的指导下,该院跨年级的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赴武汉市蔡甸区长新村展开村规民约对农村居家养老情况的调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立足优势发展产业,统筹资源带动脱贫
为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号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16级8名学生前往潢川县开展为期15天的国家特色产业调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中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筑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筑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2018年7月24日,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筑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暑期实践队在信息学院王霄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在智慧城市银川、扶贫 …
走复兴之路,实现民族繁荣
七月23日下午,江苏省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163班暑假实践活动小组的成员们来到江苏省博物馆进行参观。  在参观中,活动小组的同学结合文字、图片和实物等资料详细了解了江苏人民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参 …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可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 式发展。立足“特色”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 …
浙农大“接棒优秀校友,弘扬农林精神”实践:初心未改,坚守林业岗位30年的“山之子”
初心未改,坚守林业岗位30年的“山之子”——与优秀校友裘鑫灿的一次精神碰撞7月下旬,为迎接60周年校庆,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接棒优秀校友,传承农林精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绍兴市柯桥区公共 …
微笑传金山,志愿你我行
微笑传金山,志愿你我行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学生走进金山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7月21日至27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携手童行”三下乡团队来到重庆市大 …
青春之名,不负此行社会实践暨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青春之名,不负此行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学生走近金山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7月26日上午9点30分,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携手童行”志愿服务队走进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