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庆师大志愿者用“心”支教:爱心陪伴不是形式

来源:大学生网报 安庆师范大学 作者:朱丽萍 卞士曜

安庆师大志愿者用“心”支教:爱心陪伴不是形式

小纸条副本.JPG

“盼盼老师:戴着粉红发卡,小鹿老师:颈上有痣,刁老师:有个小娃娃……”。一张简陋的纸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小字,记录着14位老师的名字和特点,有的还注了拼音。这是安庆市大龙山镇桃元社区的一个孩子在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支教的过程中写下的。

地处安庆北部的大龙山镇的桃元社区,依山而建,附近只有一所小学,一间不大的教室里可以坐满一个学校的老师,而这个村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为帮助这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每年暑假,安庆师范大学“启明星”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服务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都会来到这给孩子们带来书法、手工、五禽戏、舞蹈等丰富的课程,如今已是第三年。

山村留守儿童:我已把你们记在心里,你们明年还会来吗?

翻转课堂副本.JPG

“真的很开心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来给我们上课,这样我的暑假就不孤单了。我想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等以后遇见他们的时候还能叫出来他们的名字。”三年级的汪新雨说。为了能和老师们多相处一会,每天早晨还没上课前,汪新雨就早早来到教室。因为记着每个老师的特征,开展课程的第二天,她就将14位老师的名字熟记于心。

“老师这个送给你,我已经把你们记在心里了,不需要这个纸了。”她神秘地对支教老师说,并将这个纸条塞进老师的怀里后立马跑开。

打开汪新雨递来的纸条,收到这个“礼物”的老师卞士曜眼睛一红,抬起头愣愣地看着往教室方向跑的孩子。“老师,你们明年还会来吗?”躲在教室门边探出头来问。

看着孩子期盼的眼神,卞士曜说:“明年暑假会有另外一批哥哥姐姐来给你们上课,但是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在这里,像汪新雨这样渴望老师陪伴的孩子还有许多。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很多都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一些参加过支教课程的孩子们,更是盼望着支教老师为他们带来趣味课程。

志愿支教老师:三年爱心陪伴不是形式,学生是主体和重心

每天五点起床,六点钟骑着小三轮车来到桃元社区开始一天的课程,午休睡地板,下午五点钟放学,骑车回到学校开始召开每天的总结会议,晚上八九点才是晚饭时间,这是支教老师每天工作的常态。

英语合作专业2014(1)班的李亚辉,是第一届“启明星”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服务团的队长。大二暑期担任志愿支教老师,大三和大四时,无论暑期再忙,他也会来到桃元社区看孩子们。

说起暑期支教,李亚辉表示,“我们是用心去和孩子们交流,而不是把支教当成任务,孩子们才是重心。”大二暑期的用心支教让他与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亚辉哥哥来了!”“亚辉哥哥我们好想你呀!”……今年暑期,听见有人说李亚辉来桃元社区了,孩子们争相去迎接,有的还直往他怀里钻。

“为了让孩子们更健康地成长,我们不断探索新课程,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遇到困难相互探讨和解决。”支教队队长翟静波表示,支教是一种陪伴,也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承诺。“每次进教室,孩子们扑向你的时候,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了。因为用心和孩子们相处,这段经历必将会是难忘的记忆。”

汪老师在上地理课副本.JPG

留守孩子家长:感谢老师的陪伴,给孩子带来快乐

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地工作,并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上学情况。支教老师们组建了微信群,平日里会及时将孩子们上课的视频和图片发送给家长。

“今天我们上了安全教育和舞蹈课,这是今天的签到表,这是负责对接每个孩子的老师的电话,为确保学生安全,请各位家长有任何问题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老师们,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快乐,老师们辛苦了!”家长们通过支教老师在微信群的反馈,看见自己孩子的每日动态,对老师连连表示感谢。

四年级潘颖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小小的潘颖一直住在她阿姨家,一年到头都很难见上爸爸妈妈一面。“去年暑假我也来上课了,我喜欢和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学习,今年老师教我做了‘叶书’标本呢,我要珍藏着送给妈妈。”潘颖说,有时候会很想念父母,但有老师们一起陪着便不会觉得很孤单了。

“感谢老师们,她的父母忙碌在外,日常也很难联系到。小潘颖一直住在我家里,暑假跟支教老师们一起学习和玩耍,她笑得更多了。她妈妈看见视频中孩子开心的样子一定也很高兴。”潘颖的阿姨说。

支教老师张怡娟在一次聊天中无意得知,一位学生因为父母在外工作,哥哥起早上班,每天早上都不吃早饭。随后的每一天,志愿者都会提前带上早饭去他家和他一起吃。“很多家长也不想和孩子分开,外出打工也是无奈。感谢家长们的信任,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开心地笑,也是我们这些志愿支教老师所愿。”张怡娟说。

(通讯员 朱丽萍 卞士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27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三下乡”——我为乡村振兴出份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 小滕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三农,筑梦乡村

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激励新时代党员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7月6日,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老党员慰问活动,与…… 小滕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心筑梦伴成长,实践激扬青春志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熔铸民族之魂。7月6日,枣庄学院…… 小滕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凝聚青春力量

中国人的根与魂在乡村,耕者有其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7月6日,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枣庄市山亭区伏山湾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 小滕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寻非遗之文化,拾坚守之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响应国家号…… 小滕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家电维修进乡村,志愿服务暖人心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走进基层传播青春正能量切实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7月6日枣庄学院光电…… 小滕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支部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7月6日,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三下乡”团队全体成员赴枣庄市山亭区伏山湾村开展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双方就党建工作和青年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举行了揭牌仪式。伏山湾村书记情…… 小滕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之科技筑梦

为丰富乡村小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增加孩子们的科技兴趣与动手实践能力,7月6日,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志愿者服务团于枣庄市山亭区伏山湾村开展“智慧进社区,科技小课堂”活动。小朋友们,…… 小滕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山理工播种阳光实践团积极搭建“改革榜样堂”
“忆先人筚路蓝缕创业不易,感后辈国泰民安安居乐业。”7月22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播种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开展“改革榜样堂,承当代拼搏职责”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激发孩子 …
医学萌新的三下乡成长日记
骄阳七月,馨心三下乡启航骄阳七月,广东医科大学馨心志愿服务队急救知识宣教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罗定市罗镜镇。伴随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我们开始了第一场宣教活动。作为爱心义诊项目的小组成员,我主要负责 …
经典传承何去何从?
7月27日,我和同伴走在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的一条路上,向那些当地的居民打听附近做淄砚的手艺人,几经波折终于走到小吊桥村,在村里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王艳玲女士家里。王艳玲女士是淄川区著名淄砚手艺传承人 …
青岛科技大学“山海情”支教调研团深入基层,入户调研,助力扶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7月26日,“山海情”支教调研团深入山村,了解当地贫困居民的切实情况。…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学医致用 宣教急救健康理念
为响应十九大报告的“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心系家乡卫生事业的发展,广东医科大学馨心志愿服务队来到云浮·罗定市罗镜镇中国电信门前开展“学医致用,予惠安民”系列急救宣教暨义诊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18日上午 …
青科大“山海情”支教调研团喜观乡村新变化,助力脱贫攻坚战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深入基层、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接受锻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7月20日开始,青岛科技大学“山海情”支教调研团再次来到蒙阴县坦埠镇张家庄村开展“三下乡·千村行动”暑期实践。…
广东学子“三下乡”助力边疆教育
爱心支教,能让小朋友们体验到不一祥的课堂,也可以使支教人员积累自身实践经验,同时提升了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也是一个知识的不断传播和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
湛江学子云南支教:爱心支教路,洋溢傣汉情
三下乡支教…
广东高校学子:访南国秘境 探傣族文化
了解傣族文化,是研究傣族聚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广西大学乡村振兴学社赴广西金穗集团暑期实践:立足八桂,振兴乡村
7月26日上午8时许,广西大学乡村振兴学社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开启了本次暑期实践的征程。实践团从广西大学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本次暑期实践活动以“立足八桂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赴广西金穗农业集团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