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县石鼓镇暑期社会调研团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驱车前往青山唢呐所在地歇马村。在那里,调研团见到了已是家族第三代唢呐传人的易礼强易老师。
团队在见到易老师时,他正在家中教授小朋友们吹奏唢呐。之后团队在与易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在易老师的后一辈中,唢呐曾出现后无继人的现状。2008年,青山唢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当时易老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当时政府与学校采取了措施,创建了唢呐班,让易老师直接教授学生们一部分吹奏技艺。所以才出现后来由10岁到12岁不等的孩子们组成的演奏班。
图为图一易老师教孩子们授唢呐图
在团队进一步的了解中,易老师讲到青山唢呐吹奏时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音色清脆、柔和、刚柔相济,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北方唢呐大相径庭。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或同化,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正是因为青山唢呐独特的韵味,当地人对唢呐有一份敬仰之心,也更愿意让自家的小孩学习如何演奏,这才促使青山唢呐再一次被大家所熟知。
图为图二团队采访易老师图
在易老师自创的学习班中,年龄最小的仅7岁,其中12岁左右的居多。寒暑假期间一天教学6个小时,分早晚班,一般周末就周六教学,学期一年。在调研团走访那天,学生们刚好学习了将近半个月。并且在易老师的指挥下,由女孩子们演奏二胡,男孩子们吹奏唢呐,向调研团们展示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其中曲子“东方红”的演奏让调研团叹为观止。感叹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么小的年纪的人就能演奏出,这也离不开易老师的努力。
图为图三唢呐工尺曲谱图
易老师今年52岁,作为一位唢呐传人,他不仅会演奏唢呐一种乐器,二胡,笛子还有芦笙都会,并且自创简谱把唢呐工尺谱简化,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最为镇里唯一一位熟知工尺谱与简谱的唢呐人,易老师表示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希望营造出唢呐文化氛围,让这一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下去,绵绵不绝,希望在年轻一代身上。青山唢呐,一种不一样的艺术文化。
图为图四团队与易老师教学班合影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18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