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的重要回复精神:“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2018年7月17日,我随云南民族大学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满怀激情,肩负使命,一路向南,来到了云南偏远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我和我的小分队为期五天的民族团结、推普脱贫工作就在这里展开。
澜沧县勐朗镇距省会昆明约有600公里的距离。我们小分队17日早上八点半从昆明出发,乘大巴车一路摇摇晃晃到墨江县城已是中午,队员们拿出泡面匆匆吃过之后又继续往澜沧县赶路,到达澜沧县勐朗镇已经是晚上七点钟。山路崎岖,道路颠簸,加上澜沧县极其炎热的天气,大部分队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暑、呕吐现象。虽然我们之前还有些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这超长的路途震惊到。
勐朗镇全镇183个自然寨,197个村(居)民小组,17916户,54790人,海拨均在1600米以上,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90.8%。我们小分队主要集中在勐朗镇的布老、大平掌、看马山、勐滨、富本、下谷地、大林窝、罗八、南甸、唐胜、包麦地等少数民族村寨开展民族团结、推普脱贫工作。
沧江连高岗,
笙歌沁心怀。
澜沧多妩媚,
风情令徘徊。
推普在行动,
汗水洒勐朗。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攀爬着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峻岭,走访着每一户少数民族人家,宣讲推广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在勐朗镇民族团结、推普脱贫路上,我们步履艰辛,但却也收获良多。
第一天,我们在镇团委书记,这位三十出头,皮肤黝黑却精明能干的李俊书记带领下,开始走村串户。我们首先来到勐滨村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民族团结、推普活动,当地的村民用着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特有的欢迎仪式“打跳”迎接我们。随后,小分队成员细心的为村民讲解着如何用“语言扶贫APP”学习普通话和认读规范汉字,并由队员杨俊峰用拉祜语进行翻译。宣讲结束后我们手拉着手,跟着拉祜村寨的笙歌跳起了拉祜族特有的舞蹈。在欢歌笑语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团结一家亲。
每到一个少数民族村寨,我的眼里都饱含泪水。所到的少数民族村寨,看到的几乎只有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但他们却对我们特别热情,给我们倒茶,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我们本不舍得吃,但当地的队友告诉我们,这是当地少数民族迎客的习俗,不吃是不礼貌的,我们不忍心,买了礼品送给了招待我们的村民,当地少数民族的淳朴深深扎在我的心中。
20日那天我们乘车前往勐朗镇富本村的拉祜老寨,那是一个坐落在山顶的寨子。山路崎岖,下着大雨,车子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身边又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就将浑身碎骨,而这样的路,寨子的村民要天天走,而且还是他们出山的必经之路!到达老寨后,我与很多少数民族贫困户进行了深入交流,想要留住这些在山顶上的寨子,就必须要留住人,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老人故去以后,寨子就会自然消亡,要想留住人,必须得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像这样的边远寨子,只有生活条件改善了,才能留住村人,保住寨子……宣讲结束后出山的路上队友刘梓婧一直在流泪,寨子里的一位留守儿童触动了她的心,她的泪水更坚定了我们推普脱贫的信心。
“村村寨寨嗨打起鼓,敲起锣……”,在一曲曲的送别歌声中,我们小分队为期五天的民族团结、推普脱贫工作结束了,感触颇深,愿可爱可敬的拉祜人民,团结奋斗,自立自强,澜沧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06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