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台山7月25日电(通讯员陈诗琪)为展示台山文化遗产风貌,了解碉楼文化。红领巾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7月25日至浮月碉楼与东碉楼进行采访调研与总结。
上午9点半我们从有福学校徒步40分钟至东碉楼,今日阳光明媚,微风伴随着些许海盐的味道。我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向东碉楼出发。
陈嘉民/摄
说起碉楼,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碉楼与洋楼的区别。碉楼以防御为主,而洋楼则以居住为主。但由于盗贼兴起,为防备盗贼,浮月洋楼同时也具有防御性能,因此也属于碉楼。
那洲古村中最有特色的建筑当属碉楼,东碉楼属于其中一种。据说在清末民初,沿海一带盗匪猖獗,为抵御盗匪,那洲村兴建碉楼、围墙、闸门等一系列防御设施。位于村里东西南北四角各有一座碉楼,居高临下,在防御强盗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与当地村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东碉楼原属于战堡,以防御为主。东碉楼的高度大约是周围民居的三倍高。
台山市碉楼建筑的全盛时期,有碉楼2000多座,分布在台山的每个角落,不仅是东碉楼,梅家大院,鹅城,浮月村皆有许多碉楼。
怀揣着对台山碉楼的好奇和憧憬,我们于7月24日走访了浮月村。
陈诗琪/摄
浮月洋楼坐落于斗山镇浮月村,因洋楼而闻名遐迩。由最“年轻”的觉庐、最“年长”的惠华居、“红楼”贤安庐等15座各不相同的洋楼所组成。洋楼的大门由木门和铁门组成,门额刻“福禄寿”三字。浮月洋楼屋顶分为两种,一种是攒尖顶,另一种是平顶。洋楼的布局反映了村民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祈求,同时也表达了村民“步步高升”、“更上一层楼”的美好愿望。台山碉楼是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物,距今有一定历史。由于大部分建筑保存完整,走进碉楼群,依然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结合时代美。古老的气息围绕着洋楼,墙头的青苔、破旧的门槛、嘎吱作响的扶手楼梯无不体现出洋楼的古老。浮月洋楼现多为留守老人、儿童居住,外表老旧。洋楼连成一片,构成蜿蜒的巷子。这里虽然地处偏远,鲜有游客前来游玩观赏,但是浮月洋楼的魅力从来都没有减少。它吸引着华侨归家,给华侨指亮回家的路。
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
浮月洋楼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于1917-1936年建成,虽然当地政府及时地实施相关保护措施,例如每座洋楼前都有相应的二维码和语音解说,在我看来,政府和民众应当再加大力度且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来。碉楼群由当年华侨们建造,一砖一瓦都是由人工建成,这些中西式合璧的建筑都是当代人百般辛勤劳动的成果,对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对其做到完善的保护措施。
陈嘉民/摄
饭后召开例行大会,会议总结今日队员表现,安排明后两天行程,叮嘱队员注意安全,强调宿舍卫生以及个人风貌。
陈嘉民/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00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