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日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7月24日,机械工程学院“齐鲁红都”实践团在到访山东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时便深刻体会到这种伟大的抗日精神。
此次到访前,实践团队负责人与渊子崖所在地有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镇长取得联系,获得政府支持后,前往渊子崖村参观并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到达村子后,成员们发现,村落虽然很大,但对于当年渊子崖保卫战的遗迹却只有一隅。遗址虽保留并不完整,但遗留的伟大的民族抗争的精神是万古不亘的。
在大致参观了仅留的两处遗址———渊子崖遗址遗迹渊子崖抗日烈士塔后,当地村民林祥松老人为实践团成员讲述渊子崖村民的抗日故事。老人已年过古稀,但对祖辈用血肉换来安定的抗日故事的记忆却丝毫不减。1941年12月19日凌晨,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的千余名侵华日军突袭了解放区板泉镇渊子崖村。当其他地方村落纷纷向日军缴械投降时,渊子崖村在年仅19岁的村长林凡义的带领下,用大刀、长矛、五子炮等与日寇浴血厮杀,歼灭日军112名,而48名八路军战士及147名村民也因此壮烈牺牲。一个小小的村庄,不怕牺牲,村民训练有素、自制武器,妇女手拿菜刀巷战,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投身到战争中去,尽管最终没能逃脱掉日军的屠杀,但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渊子崖精神为抗日战争划上了浓重的一笔。
讲述过程中林老先生的一句话,令所有实践团成员都有所反思。他讲:“渊子崖只是一个小村子却能如此不怕牺牲维护家园,中国人民众多,若都能想渊子崖村民一样,或许日军的暴行便不会那么嚣张。”那个年代,我们缺乏的不是武器,而是信仰。
渊子崖虽被称为“中华抗日第一村”,遗址理应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但从实践团的考察情况来看,对渊子崖遗址的保护力度仍然不够强大,不由得使人反思,如今的我们是否遗忘了祖辈的奋斗,是否忘记了红色的传承,是否舍弃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刻不容缓,身为当代青年更应担起这份责任,为祖国的红色文化传播添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94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