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半个世纪以来,南阳人民为把一库清水送北京,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正如一位移民干部说的,南阳人民有恩于国家,淅川移民有恩于国家——京津冀人民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那里父老乡亲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
从1959年的第一声轰山炮开始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建设丹江口水库并保护这一库清水,为扩大库区动员移民,南阳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在国力贫弱、民生艰辛的年代,数十万名建设者高喊着“丹江不北流,誓死不回头”的口号奋战在工地上,他们自带口粮铺盖,“喝的是泥巴水,吃的是红薯干,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油毛毡。”开山铺路,炸石运料,拦江筑坝,一切都靠人海战术,靠民工的血肉之躯,愚公移山,人拉肩扛。成千上万个家庭演出了一幕幕“全家老小齐上阵,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
同时,为扩大库区,在那些艰难而贫困的岁月,南阳淅川县先后向青海、湖北移民近20万人。在风雪弥漫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砂砾遍地,荒无人烟,“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在湖北大柴湖境内,移民们看到的是一望无际遮天蔽日的芦苇荡、泥水横流的沼泽地。进了用芦苇秆支起的“新家”,屋里堆放着150块垒灶砖和30斤柴草——这是当地给移民发放的唯一实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7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寻迹”团队B站运营创业实践团在完成了第一期视频的制作后,于8月3日晚开展了第二次会议讨论,在总结第一期视频制作经验的同时,就各分工小组间的配合及视频最终呈……
唐文星 董欣怡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寻迹”团队B站运营创业实践团于7月30日开展了第一次会议讨论,拉开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帷幕。由于疫情影响以及团队成员分散在不同城市,该会议采用线上的形式,从……
李丹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的最后一程停留在了孩子们挥手向我们告别的场景。太多感动,太多不舍结束在了孩子们的抽泣声与老师们的红眼眶里。现在我已然离开了小院,离开了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十五天的地方。我不……
刘嘉慧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下午一点,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予宁支教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唐圈村李文军爱心小院顺利开展,爱心小院李文军院长、予宁支教队线上线下共18名队员以及爱心小院全体学……
李婧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7月30日下午,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予宁支教队在爱心小院开展红色观影感受分享会,全体小院学生积极参与。在集体观看影片《让子弹飞》之后,支教老师队对影片做了简单的介绍和赏析,向他们……
爱心小院学生,李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7月30日,予宁支教队队员六人一起接待了来自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他们此行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我们讲课方式以及学生们的日常听课效果。根据日常情况,我们给学生们安排第、一第二节课为线上……
张佳乐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9日,今天是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予宁队支教活动进行的第13天,经过13天的支教活动,支教队已经在外方面取得了进步,支教活动的进行状态愈加良好。在学习生活方面,老师和学生的磨合十分……
冉华林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是支教的第九天。转眼间,支教已经接近尾声。回顾疫情之下这次来之不易的支教,回望支教队员所做的点点滴滴,我不禁心生感慨。在支教的准备阶段,全体队员都是以线下队员的身份待命……
毕宁凡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