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地处渝西北,毗邻两江新区,是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合川区水域面积达95.1平方公里,其中三江水域面积达76.5平方公里,年过境地表水流量710多亿立方米,素有“水甲西部”之美誉。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与水共生,伴水同行”暑期实践队一行8人于7月5日,来到这里,调研全区河长制,尤其是“民间河长”的推广情况。
在合川区水务局的座谈会上,合川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就合川区河长制布置的基本情况给实践队一行人进行了介绍。在座谈会上,实践队员了解到,根据2000年水利普查,合川区2.5公里以上河流总共235条,境内流长10公里以上或流经2个以上镇街或生态敏感的重要河流共36条,其中4条为市级河流,设立四级河长,32条为区级河流,设立三级河长,199条为镇级河流,设立镇、村两级河长;水库包括境内中型、小(一)型、小(二)型共141座,也纳入河长制的实施范围。
(图1 合川区河长制工作区级河流与水库示意图)
对于河长制的建设,合川区开创性地提出了“186”体系,即一个工作方案、八个管理制度、六个工作导则。各级河长职责明确,考核制度科学化、完善化、精细化。为了更好的落实“河长制”,有关部门定期对河长进行培训,其中“千人大培训”,培养了大批有能力肩负责任的河长人选,为合川区河长制的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2 实践队与合川区水务局开展座谈会)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民间河长的具体职责,在合川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实践队走访了重庆市第一位“民间河长”——何波。年仅26岁的何波因为父亲生病,放弃了城市中的传媒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戴花村。因为从小在这里长大,何波见证了家乡的变化,看着那原本漫山遍野的种着粮食的土地逐渐变得空旷,原本清澈纯净可以洗衣洗菜的小溪变得恶臭无比,他心中有说不出的落寞。想要重新利用那宝贵的土地、想让河水变成其童年时的模样的何波,决定留在家乡,为家乡母亲河的治理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于是他下定决心改变村民的行为习惯,对村民进行耐心的劝解,制止村民将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排入河流,让村民明白河流保护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按时巡河,虽然面临诸多危险,但他从来不曾惧怕;积极向行政河长汇报问题,协助解决问题,为河流治理做出了自身的贡献。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以及村民们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三庙河重新焕发了生机,原本空旷的土地变成了现在“万点碧绿一点红”的荷塘,原本恶臭无比的“臭水沟”变成了现在干净清澈的响水溪。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家乡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致力改变家乡的生态面貌,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
(图3 实践队实地走访“民间河长”何波,右一为何波)
短短的两公里,何波却走了两年,他用智慧与行动诠释了“把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作为重庆市第一个民间河长,何波被聘为重庆市青年志愿副总河长,荣获重庆市首届基层水利实干家荣誉称号。民间河长是重庆市在推广河长制过程中的一大创举,极大地发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行政河长工作的开展落实提供了硬性条件——全面的信息反馈,助力相关部门高效地寻找解决办法。同时,年轻的何波为我们每个青年人树立了榜样,他用行动诠释了榜样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70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