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白色污染知多少 ——许昌学院“高校绿色校园发展研究”调研队活动纪实

来源:大学生网报 许昌学院 作者:李开元

(通讯员 李开元)2018年7月17日早8:30,高校绿色校园发展调研队于土木楼进行了简短的会议。队长曹晟铭表示,实践工作已接近了尾声,各项任务的调查与数据的统计已趋于完善。当前队内的主要任务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IMG_1329.JPG

队员们首先是对于校园存在的白色污染问题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校园使用垃圾袋问题严重,垃圾袋主要用于餐厅及超市。队员们便在餐厅展开调研,通过各个窗口的询问了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队员们在新餐厅展开调查,据队员询问窗口大妈了解,早上约有1100人左右吃饭。据了解,因为大学生的生活习惯问题,早上吃饭人数较少,使用塑料袋人数也较少,通过几个窗口的询问,考虑到早上有些窗口开设早饭有些没有,只统计那些开设早饭的窗口,有11个窗口开设早饭,通过询问队员了解到由于生意状况不同,塑料袋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能使用过百,有的只有几十个,根据食堂大妈提供的数据,大概会有650个塑料袋被使用;中午窗口较多,吃饭人数也较多,队员们挨个询问每个窗口中午卖出去饭的份数,统计到有6000至6500人吃饭,由于处于期末,学校学生出入流量较大,人数每天都在变动。经过询问及现场的观察记录,有将近二分十一的人会把饭带回寝室。

IMG_1330.JPG

据队员询问,同学们带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餐厅座位过少,容不下更多的人,占统计数据的百分之二十五。2、大学生的生活习惯问题,这点是统计中占据最多的问题,占总数据的百分之四十六。3、环境问题,占据问题的百分之十三。4、其他,占统计数据的百分之十六。根据队员么们的调研,每个人平均会用掉两个塑料袋,中午会消耗8130左右的塑料袋。晚上会有4700左右的人来餐厅吃饭,2450左右的人会带走,每个人至少会用到两个,约会消耗掉4950左右的塑料袋。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得出最终的数据;新餐厅每天约消耗掉13730个塑料袋。根据队员们资料收集和对比,以及这些塑料袋的购入途径,发现这些塑料袋是不可降解的。这一万多个塑料袋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且这仅是一天的消耗量。

经过一天的调查与数据处理,队员们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但今天的结局是明天的铺垫,队员们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51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黄河最后一弯——张庄人民美好生活的起点
河南兰考张庄,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弯上一座普通而又特别的村庄。这里曾是兰考县最大风口,风沙劫掠,沙丘连绵,三分之一村民外出逃荒;进入新世纪,黄河边上的这个村依然贫困,空屋草长,日渐凋敝,三分之一村民外出打工。 …
深赴凉山,四川学子为爱远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禁毒防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了解当地禁毒防艾工作开展情况,7月16日,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禁毒防艾,你我同在”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开展禁毒防艾理论 …
小小艾草,舒筋活络——“情暖三湘”三下乡团队义诊活动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7月18日,“情暖三湘”三下乡团队的支医组在郴州市汝城县旱塘村进行义诊服务活动,义诊的项目包括血压和血糖测量,按摩,听力测试,牙齿检查,艾灸等。…
往后余生,致考古 ——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
往后余生,致考古——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六月蝉鸣炙阳起,腊月酷寒覆冰霜。考古,一个看似神秘的工作背后饱含的是日复一日的艰辛苦楚。当太阳升起,他们迎着朝阳来到工地,夕阳西下,他们踏着余晖归去。寒来暑 …
深入家庭,送温暖
  深入家庭,送关怀  华水外语开封“孟瑞鹏精神”宣讲团  记录人:涂晓轩  7月14日,在结束了为期一周的支教和“孟瑞鹏精神”的宣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社会实践队员们借周末没课的时间对班里家庭贫困的 …
药学院“药曜”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千佛山医院开展活动
7月17日,为了解千佛山医院合理用药系统的使用情况以及临床药师对该系统的使用反馈,药学院“药曜”赴济南市关于医改背景下医疗大数据应用——合理用药系统的调研以及优化团队在指导老师郝国祥的带领下前往济南 …
“思源”社会实践队特色课程爱鸟教育正式开课
鸟类是农业生产的守护者,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设计创造的源泉。为让中学生们体验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普及爱鸟教育,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思源社会实践队河源市龙川县赤光镇赤光中学开设爱 …
学生安危挂于心:支教结束后学生的护送任务开始
学生们井然有序在楼梯口前排好了队,等待安保组和支教组队员的护送。…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绍兴队暑期实践:游黄酒之都,品古越文化
7月5日,天气有些闷热,只是偶尔有一阵微风,绍兴队一行成员来到了中国黄酒博物馆。绍兴黄酒城坐落于绍兴古老的光相桥边、绍兴环城河畔,占地28000余平方米,作为核心的黄酒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专业性的以黄酒 …
三下乡——我与支教有个约会
三下乡——我与支教有个约会小时候,我们都会经常被问,长大后你想干什么?那么,是否,你也有一个教师梦:是否,你还记得当初用着稚气的话语说:我想当一名老师;是否,现在的你已经是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