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8203表里如一真君子,千年传承绞胎瓷

表里如一真君子,千年传承绞胎瓷

撰稿人:曹凤仙/摄影:宋淼

走过车水马龙的喧嚣闹市,穿过幽深安宁的梧桐巷道,7月16日上午,河南理工大学“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中原出彩”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展览馆,了解一种曾隐没于历史洪荒数百年,时至今日才逐渐散发其光芒的文化宝藏——绞胎瓷,并采访到现今复兴绞胎瓷工艺的匠人--柴战柱。

3.jpg

表里如一 瓷中君子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玲琅满目的绞胎瓷作品:长乐、望春,硕果、绕梁三日,以及打太极的瓷娃娃、绽开屏的红孔雀······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刹那间吸引了队员的眼球,原本因在路上奔波而积攒的焦躁也逐渐褪去。这时展厅的讲解员走过来向实践队员们讲解绞胎文化:绞胎瓷是指利用不同色调的坯土料分别制成坯泥,并用复杂的工艺制编织出不同的花纹,经过独特的烧制方法,制成内外花纹一致、内外通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的绞胎瓷,因其表里如一的特点,又被称为“君子瓷”。可惜的是,这本应该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瓷种制作技法却在宋朝因战乱而散之一朝,从此,世上再无绞胎瓷。直到一代匠人柴战柱在深山中潜心研究二十余载才得以让份古老的传承技法得以重获新生。

4.jpg

(实践队员参观绞胎瓷作品)

一山一人 十载华生

“我这一生,没有其他爱好与事业,唯愿与绞胎瓷两不相负。”在采访绞胎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的时候,他这样说道。柴战柱向实践队员们说道:“我十几岁便在外漂泊,那时有人问我焦作曾作为绞胎瓷的产地,现在是否还有人研究那个瓷器呢?答案自是没有,却也一语惊醒梦中人,时代丢弃的,我为何不能把它捡起来?从此,重制绞胎瓷便成了我的夙愿。”也是从那时起,当阳峪中袅袅烟火不断升起,那个为绞胎痴狂,为梦想坚守的人青丝也逐渐被风雪染白霜。“一开始家人对我还比较支持,可是十几年过去,还是不能烧制出成品,所有人都对我心灰意冷,劝我另谋出路,但我总觉得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下,我一定可以为绞胎瓷做得更多。”凭着对绞胎瓷的坚守与执着,柴战柱在当阳峪——那个曾经绞胎瓷的发源地,也保留着丰富原材料的小山上,一待就是三十多年。

5.jpg

(柴战柱老师讲解绞胎瓷作品)

苦心不负 无憾流年

苦心人,天不负。在经历了日复一日的失败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竟使事件出现转机,“那天晚上两点多,正在成型时燃气忽然不足,我便急忙下山去附近的农家借燃料,多保持了那个温度曲线下的状态,不曾想竟第一次造出毫无破损的成形瓷器!”突破了最大的难关之后,绞胎瓷的发展便迎来极大的转机,“绞胎瓷运用泥土原料,经过加工,除去杂质,运动中初成坯胎。然后以利金之器修整成型,并打磨而至光滑,上釉烧制。在火之妙境中,由初始的黑而生成暗红,而后不断升温,炉内呈赤色、橙色、黄色。真正冶炼,便是从白色至青色的至高境界,‘炉火纯青’也由此而来。”在柴师傅的不断摸索与学习下,失传千年的绞胎瓷,终于重新散发出光芒!

随后柴师傅便创作出一系列作品,《硕果》录入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中华龙》收入英国珍宝博物馆,世人对他复兴绞胎瓷的技法也逐渐认可认可,柴战柱经过三十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和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艰辛恢复和发展了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传统烧制工艺,这种行为蕴含的精神正是那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的“工匠精神”。采访最后,柴老师告诉实践队员们:“我这一生,在山上待了三十年,没有歇过一个礼拜天,甚至没有按时吃过一顿饭。做过劳动模范,拿过两项省科技成果,一百多项专利,不敢说这是你们要找的工匠精神,只希望你们也可以多一点吃苦精神,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此外还要专一,我这一生,能做并且只做一件喜欢的趣事,能把绞胎瓷制作工艺传承下去,便也无憾了!”

6.jpg

(柴老师讲解绞胎瓷作品)

表里如一真君子,千年传承绞胎瓷。经典永不过时,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而越发浓厚悠长,走进绞胎瓷,实践队员们不仅看到了表里如一的瓷中君子,更看到了柴老师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实践队员,继续传承“工匠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45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美术角来袭,黑猫警长出击
经过上午文化课的学习,上吴小学的学生们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下午的课程是有趣的美术课和新鲜的音乐课。午休时间的休整,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养足了精神,老师对于新的授课内容信心满满,学生对于新的知识求知 …
福州大学深入晋江知名民营物流企业,探寻晋江物流发展之道
7月17日上午,福州大学赴晋江市构建“三港联动”新模式调研实践队前往晋江市知名企业闽运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践调研 …
河南理工学子走进焦煤敬老院
河南理工学子走进焦煤敬老院撰稿人:门冬升 摄影:宋淼摘要:敬老、尊老、爱老,传承传统美德 7月18日上午,河南理工大学“三下乡”暑期实践出彩中原服务团走进焦作市焦煤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员们为 …
“朝槿”社会实践队不惧风雨,开课热情不减
“朝槿”社会实践队不惧风雨,开课热情不减7月15号,是朝槿社会实践队在莲塘小学开课的第二天。一大早,便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小朋友们风雨无阻,坚持按时到校上课,队员们的上课激情高涨,成功的上完了第二天的 …
“乘新时代之风,揽众创业硕果”暑假实践团队之南京篇
“乘新时代之风,揽众创业硕果”暑假实践团队之南京篇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毕业后选择创业的人数也在快速扩大。为了了解创业者的创业历程及经验,2018年7月12日我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乘新时 …
坚持到底才能抵达胜利,半途而废损人不利己
  今天早上本来是游园会的,但是呢,由于天气原因我们的游园会的活动不能正常举行,所以我们只能上后面一天的课程。第一节课就是英语课了,我们其中的一个英语老师脱不开身,他要去厨房值日了,所以英语课由我 …
“使命、成长、奉献”实践队:调研组做有关官田村农业调研
2018年7月17下午15点,调研组人员从官田小学出发到官田村委会,对村委主任进行了采访。本次采访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官田农业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主任热情接待 我们从村委会主任那里了解到,官田村的农作物主要以 …
开学典礼,我们准备好了!
微光服务队开始上课了! …
大学生探访养老院,听抗战老兵讲述红色精神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的志愿者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之机走进洛阳市寇店镇养老院,探访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温暖。…
湘潭大学赴河口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到污水厂考察情况
2018年7月19日湘潭大学赴河口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到湘潭中环污水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污水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