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传统手工艺,传承匠人掌心热
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8暑期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考察团队
当今时代,日用品、工艺品琳琅满目,但它们是否留存着制作人的体温和感情?现代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手工艺正从我们身边悄然逝去。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为此,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传统手工艺考察团队开展了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以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手工艺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传统手工艺考察团队)
手工艺活态馆察其“活”
传统手工艺考察小分队的第一站是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旁的手工艺活态馆。7月10日一早,大家来到了这里。进馆的第一道风景线便是左侧一排玻璃柜里泥塑的各类手工艺人制作手工艺品场景,大家在那里驻足许久,欣赏那些活灵活现的匠人。
它的对面是手工伞技区,花式各样的油纸伞在眼前一字排开,好一番诗情画意。里面有小孩子在未成型的伞上作画,学习制作油纸伞。他们或许尚未意识到这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手工艺,但已开始身体力行地学习与传承。油纸伞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面制作伞面,古代匠人的智慧放到现在看依然熠熠生辉。
往前走是印染区和刺绣区。主色调为蓝色。布料和衣服下面有盛着蓝色染料的染缸,和染料的粗木棍便横搭在染缸上。染色这门手艺古人很早便掌握,春秋战国时已能用蓝草制碇染青色,荀子在《劝学篇》中也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相比于商场里琳琅满目的用化学颜料批量生产的花花衣服,这些颜色单一却不失韵味的布料更能给人一种安全舒适感。
(印染区一隅)
印染区后面是烙画区。刚走进去就看到一处台子,有刷子有画纸有墨,展区的一位姐姐拿了几块版过来,都是画,而非我们刻板印象里的雕版印刷——一排排一行行的字,这里有单色画,亦有多色画。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或者画就成了反体。雕刻匠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部分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或者画作就留在纸上了。想印多种颜色的话就用套版印刷,套版印刷的方法是将需要印上不同颜色的部分,分别刻成同样大小规格的版,逐次印在同一张纸上。利用此方法印出的书本称为“套版本”。姐姐随后又向我们展示了套版的成品,有一套是二十四节气,是一本折起来的册子,正面配有二十四节气图,每个节气一张图,背面是空白,据说古时文人墨客赠好友礼物便喜欢赠送这种,背面留给友人写诗练字。
烙画区旁边便是蛋雕区和石雕区。看到形态各异的蛋雕不禁让人想到西方复活节的彩蛋,为什么他们的彩蛋可以延续甚至发扬到中国,我们自己的蛋雕却很少人知晓甚至传承艰难呢?雕刻是比作画要难,可成品也更为赏心悦目。幼儿园老师们布置复活节彩蛋作业的时候不妨换成蛋雕作业,让孩子们从小就多一些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
不知不觉实践小组已经步入展馆中庭,穿过中庭是展馆的另一半展区,这边的手工艺由于日常生活中应用更为广泛,相比于前半部分传承度更高。木工坊里的如木制筷子、木制桌椅;紫砂壶区里的紫砂壶也不乏茶爱好者来收藏;风筝区里做风筝的老人前前后后围了很多小孩,他们不止是在等一个成品的完工,也是在专注学习这门手艺;竹编区的竹筐、陶器区的陶瓷和黏土......这些都是冰冷机器无法复刻的美丽,每一件成品都留有手工艺人掌心的余热。
(活态馆中庭)
后半个展厅没有出口,实践小组原路折返,做风筝的老爷爷还在做那个风筝,做刺绣的人还是安安静静地在桌子上一针一线地缝着,做伞的孩子还在蘸着颜料......人们不愿意学习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觉得浪费时间,半天出不来一件成品。其实不然。因为时间,所以更加有温度。
伞博物馆——红伞凝空景日明
7月13日,浙理新传实践小组来到了第二站考察地点——伞博物馆。伞博物馆入口处的天花板上悬挂着数列伞,两旁是玻璃,天花板将雨滴投影到地上,生动逼真,使人置身其中。进入馆内,便看到了各个时期的伞。其中有一个供参观者自行设计伞的显示屏,并且可以打印出自己的花样;还有一个DIY教室,小朋友可以自己绘制图案,制作属于自己的伞。很多小朋友对此感兴趣,这种方式使儿童对伞的制作过程更加了解,同时使伞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此外,馆内还有伞舞体验馆,参观者可以在屏幕前跳舞,并且可以留影纪念。
刀剪剑博物馆——夜深闻放剪刀声
7月14日,实践小组来到了第三站考察地点——刀剪剑博物馆,它的展品蕴含着一阵古老的气息。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元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刀剑,各种款式,各种用途的纷纷陈列其中。刀剪剑博物馆中,介绍最为详细的是剪刀。剪刀的制作需要刻花、磨削、淬火、成型、整理等一系列过程。元清以后,中国剪刀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张小泉、王麻子等制作精良的名牌剪刀。其中,张小泉剪刀起源于明清之际的杭州,张氏父子改变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采用浙江龙泉一带的良钢镶嵌在熟铁中,经千锤百炼,制作成剪刀。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行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经久耐用著称,并在乾隆年间奉为贡品。现代人们多使用不锈钢菜刀、剪刀等,其制作过程也包含高温冷却,却总打造不出古老精致的韵味,因为那些传统刀剪剑都是热火淬炼,生生不息。
扇博物馆——扇影轻摇一线香
7月16日,实践小组来到了第四站考察地点——扇博物馆。相较于伞博物馆,扇博物馆的整体空间较小。扇一一陈列在玻璃柜中,展现着各个时期的不同。其中介绍最为详细的是麦秆扇,麦秆扇以经过挑选、整形、漂染的麦秆为原料,先编成条状,然后盘成圆形,扇芯多用,花型上有五色扇,石型扇,孔雀扇,粗扇,细扇等。浦江麦秆扇编织艺术历史悠久,起源于宋代,很久以前,浦江县民间就有用麦秆扇传情达意的风俗。若哪家闺女新订婚,南方必须在端午节的时候挑粽子给女方,而女方就用编织精巧的麦秆扇作为礼物回赠给男方。所以,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农村妇女都会编织麦秆扇,尤其是年轻姑娘,她们把希冀和爱心编织在伞里,向心上人表明自己的心迹。
访手工艺人,悟“匠人精神”
7月17日,社会实践第五站,也是最后一站,浙理新传实践小组来到了凝聚杭州最具代表性、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市井文化与建筑文化的河坊街。橙黄色的瓦片、青白色的骑墙,明晃锃亮的牌楼,韵味十足的街区里,实践小组邂逅了泥塑工艺师徐远渭师傅。徐师傅从事泥塑艺术二十余年,擅长现场塑造人物肖像,作品可写实可夸张,以其快速生动而广受欢迎。徐师傅手拿半成品和工具,严肃认真,边做泥塑边回复了我们关于自己的泥塑经历、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现状、发展前景、现代传承等问题,如感激政府传统手工艺保护政策、担忧传统手工艺社会关注度及对年轻人吸引力等,引发了小组成员们对传统手工艺的深入思考。
(徐师傅的泥塑“小屋”)
一周左右的社会实践结束,浙理新传实践小组与传统手工艺完成了一个极美好的邂逅。观赏、体验、倾听,我们在各种手工艺博物馆、历史街区身临了许多历史现场,了解和学习到了具有浓厚中国历史特色的传统工艺非遗文化。我们发现,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品依然凭借其独特的温度散发着魅力。而现代每个人,都应有这样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感——传承中华工艺文明,让“技艺”不再是“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4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