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寻熹”人文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组成员深入古镇,开展对五夫民俗文化的调研工作,探寻当地各个村落的历史文化印记。在五夫镇民俗文化博物馆中,队员们有幸采访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夫龙鱼戏的传承人姜立煌先生。
龙鱼戏是五夫当地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戏种,来源于庆祝科举考中的龙鱼灯庆祝活动,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怀着对民俗文化的探索之心,“寻熹”队员们走进了隐于古街深巷中的五夫镇民俗文化博物馆。据了解,该馆是由姜立煌先生一手设计创办的,从场地构造到细节摆设,无不透露出先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用心。围坐茶桌,姜先生给队员们讲起了他和五夫龙鱼戏的故事:姜先生的外公是龙鱼戏的老一辈传承人,在外公的影响下姜先生从小耳濡目染,少时便对龙鱼戏有所了解;而师承于外公,真正成为一名龙鱼戏的传承人则是在他51岁的那年,转眼已有十六载光景。谈及自己传承人的身份,先生感慨道:“龙鱼戏的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现在年轻人的身上很少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如果只将文化放在老一辈身上,那么老一辈们老去了,文化也就无法延续下去了。”而这也是姜先生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初衷。由于龙鱼戏的演出道具都需纯手工制作的,因此完成一整套工序需要花费两个余月的时间。尽管每一场表演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准备,但每一环节的设计和构图,姜立煌先生仍旧坚持亲力亲为,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在他看来,由龙鱼戏引申而出的是一种“工匠精神”,就如民俗文化馆内供客人休息的椅子,椅子上的花纹都是由当地木工一刀一刀仔细雕刻而成的。先生说:“这种精神已经超越了椅子本身的价值,我们所坐的不只是椅子,更是一种涵养。”如今,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对民间艺术的高度重视下,在姜先生等传承人的一同努力下,五夫龙鱼戏被重新挖掘整理,并成功申报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传统民俗文化需要用心体会,只有感受、领悟文化,才能学会继承与运用。在本次调研工作中,“寻熹”队员们走近五夫龙鱼戏,了解了秉承着“工匠精神”为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不断努力的龙鱼戏传承人的相关事迹,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寻熹”人文暑期社会实践队也将继续关注五夫镇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保护民俗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嘉芸、林丽捷、沈奕铭 图/阮萍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34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