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贵州志愿服务队 筑梦源野·一路黔行
2016年暑期,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大学生志愿者招募为契机,以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中学生生活咨询部”为主平台,组织选拔14名优秀大学生组成“筑梦源野 一路黔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赴贵州省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并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大学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及与黎平会议纪念馆合作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以爱促教一路黔行,筑梦源野助伟大复兴
一路期待一路欢歌,当一座座山群萦绕周遭,历时37个小时的火车转运,于7月16日山东师范大学贵州支教队终于抵达贵州省福泉市翁羊小学,并在此进行为期20天的志愿支教活动。
启动仪式
7月16日,山东师大“筑梦源野 一路黔行”支教活动在贵州省翁羊小学二楼会议室举行启动仪式,翁羊小学校长汤华荣、教导处主任潘光虎等领导与山东师范大学贵州支教队带队教师魏强、王雪及14名支教队队员齐聚一堂,共同商榷此次支教活动的具体事宜。
为确保教学对接工作和支教活动的顺利,翁羊小学与山东师范大学支教队的负责人针对支教具体问题互换意见,就此次支教活动的目标要求、有关规定安排达成共识,并注重讲求规范教学纪律、活动纪律与安全纪律,力求打造一支高质量、有情怀、敢担当的支教队伍。另外,支教队带队教师着重向支教队员们强调支教的纪律性和注重教师师德的培育。
最后,双方学校立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奋斗历程做出会议总结,望以此为契机推动翁羊小学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助力它踏实稳进、更快更强地成为书声琅琅、桃李争艳的现代文明校园。
多彩课堂
活动安排于每天上午十点开课。第一天,学生们卡着十时的点陆陆续续来到学校,而第二天,刚到八点,就有学生跳着喊着进入校门。被问及为何来这么早时,学生们的回答出人意料地一致——“我喜欢和你们在一起”。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志愿者们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其学习能力和需求精心备课,力求把自己的爱和温暖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孩子都能最大程度地在短期学习中获益。课堂上,志愿者十分注意以兴趣调动课堂气氛。例如,语文课堂以脑筋急转弯或趣味故事开篇;数学课堂则以数学游戏、算术口诀等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在低年级的英语课上,志愿者设计了字母大小写填写游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喊着“我!我!”另外,志愿者们也都注意根据学生们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讲解。语文课后,志愿者在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后,针对“阅读分析”模块出了一份练习题,学生们都觉获益良多。数学课上学生们的思维火花迸射,做完题目后就主动高高举着本子给老师检查,脸上写满了自豪。其中不乏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三年级学生付丹丹主动要求学习更难的一元方程;潘薇薇认真地按步骤教同桌如何解题。志愿者刘玲感触颇深:“大家都很积极,只要同学们能从我这里学到东西,我就很欣慰。”为确保重难点的讲解效果,二十多个人,她一个一个教。
除开设常规课程外,为丰富孩子们的视野和见识,志愿者们另开设了地理、历史、物理和学生们不常上的美术、音乐、舞蹈、书法课程,并将这些课程穿插在高度用脑的课程之后,这些新鲜的课程让学生们对每一天都充满期待。
价值观教育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起初志愿者在课余时间分发零食玩具给学生,慢慢的学生也从家里拿面包或是自己亲手做的折纸总给志愿者们,在融洽的相处中学会了分享,孩子们总是喜欢围绕在志愿者的身边。
志愿者也组织学生们在教室举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题班会,李莉莉担任主讲人,她首先让学生们谈谈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并进一步阐释了与此有关的法律概念。并将问题角度聚焦生活,以问答的形式启发学生从自身因素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针对“朋友威胁你偷盗怎么办”,金垚认为“我们不能被金钱所迷惑”;或如“朋友拉你打架怎么办”,金黔明答道“拒绝,劝阻他们,报告家长和老师”。最后,李莉莉鼓励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不能意气用事,学会辨别、学会拒绝,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公民,走好人生每一步。
支教总结大会
7月29日,贵州省福泉市大学生联合会一周年庆典暨第二期“寻梦助学”晚会拉开帷幕,山东师范大学支教队队员李莉莉、叶宜炜担任此次晚会主持人,团队并以舞蹈《爵士串烧》点亮夜空,得到观众的热爱支持,在台下录像、拍照的观众不在少数。精彩的节目离不开精心的准备,为确保演出的高质量,充分展现支教队成员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山东师范大学支教队在接到演出通知后就组织编排节目,经过两周紧锣密鼓的排练,选定舞蹈《爵士串烧》和合唱《明天会更好》。翁羊小学学生周丽全程观看了晚会,对山东师范大学支教队的演出夸赞不已,“老师们跳得最好!看你们跳舞的时候,我让爸爸把我举得高高的!”
山东师大贵州支教队在十余支支教队伍中脱颖而出,被福泉市团委及福泉市大学生联合会评选为优秀志愿服务队,支教队队长李莉莉被评选为十佳志愿者,成员王瑜、刘浩源被评选为优秀志愿者。支教活动暂一告落,但志愿精神在传递,友情仍在升温,前方的路亦更加宽广。
从山东到贵州,直线距离有1779.53公里;孩子们从山内跨出山外,是梦想成真的距离。山东师范大学贵州支教队始终保持保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做“有爱”的队伍,弘扬青春正能量,帮助翁羊小学学生培养兴趣、拓展视野、巩固学业,为该地区教育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追溯红色长征遗迹,助力思政学科再发展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秉承“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长征精神”主题赴贵州遵义进行实践调研活动,近距离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并以实际行动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在为期15天的调研活动中,以遵义会议纪念馆义务宣讲为主线,以与黎平会议纪念馆合作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为重点,通过宣讲感悟长征精神,以宣讲促认知,提高自身的信仰认同,并实地走访遵义师院、遵义档案局,黎平会议纪念馆,与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等方面的专家老师交流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遵义市红色文化的建设现状。
红色宣讲
7月21日,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并与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负责人员取得联系,在双方的协商一致下,特遴选团队优秀成员担任遵义会议会址的志愿宣讲员,进行为期两周的红色宣讲。在会址工作人员的宣讲考察后,两名队员正式成为遵义会议会址宣讲志愿者,每人每天根据轮班表安排轮流进行讲解,截止目前共接待50余批、近1000人。在宣讲过程中,游丹和丁睿哲用详实丰富的资料结合会址的场景,使游客更为清晰的了解遵义会议发生的前后过程,在八十年时光的穿梭中感同身受地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雄韬武略,在一次次化险为夷的紧急关头中体验地酣畅淋漓,用心去感知红色旅游灵魂,带领游客真正的走进遵义会址,投入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
红色资源
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赴遵义师范学院进行座谈交流,针对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方面展开交流学习,寻求管理教学模式新的突破口。同时,以遵义师院的红色教育研究中心为平台,双方就红军的遵义故事和遵义市红色资源研究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学风建设交流,并表示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双方学科交流,推动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为推动思政课堂再发展助添新动力。
红色文化
实践队又走访了遵义市档案局,就红色长征胜利80周年的史实资料进行更为详实的交流查询,为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科研课题提供更为准确的素材支持。通过此次遵义之行,师生们将在进行红军长征历史宣讲和学习遵义红色文化品牌建构的双重经验上,充分发挥学院学生的专业特长,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精神的传承紧密结合,使“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与创新。
红色基地
8月8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黎平会议纪念馆合作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贵州省黎平会议纪念馆举行。黎平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粟仕奎,副馆长易同军,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晓勇,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共30余人参加活动。仪式由易同军主持。
揭牌仪式上,粟仕奎和吕晓勇共同签署了《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省黎平会议纪念馆合作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协议书》,并一同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山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晓勇在讲话中指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充分体现了黎平会议纪念馆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学院师生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他要求同学们要珍惜机会,砥砺前行,努力做一名勤学善思的“红色精神”学习者,做一名躬身实践的“红色精神”践行者,做一名素质过硬的“红色精神”传承者。
揭牌仪式结束后,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黎平会议纪念馆和黎平会议旧址,全面了解黎平会议的背景、内容、经过、历史意义等,亲身体会黎平会议之所以成为“伟大转折的起点”的深刻内涵。参观结束后,双方还重点围绕大学生如何做好红色精神的传承、黎平地区红色资源的再发掘、红色教育的大众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来圆,只有亿万青年学子梦想绽放,中国梦才能更加熠熠生辉。此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实践活动,将课本中的知识落于实地,团队成员更为直观透彻地领悟长征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以长征精神践行中国梦,树立更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长征精神的探索是永恒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在长征精神的路途上继续追寻、传承、践行,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更好更远地走下去。
灿烂七月,爱在贵州。我们行走在祖国的西南腹地,在踏过每一片绿色的土地上,把爱与希望播种灌溉;用手心去触碰红色的脉搏,重温激情燃烧岁月的悲怆豪情——筑梦源野,一路黔行。
(山东师大贵州支教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2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