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之恋”科技调研团队走进枸杞之乡青海
红红的枸杞让人垂涎三尺,小小的棘刺让人畏惧三分,枸杞种植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现在枸杞种植基地的科技发展如何呢?青岛农业大学“枸杞红了”科技调研团队依托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在李娟老师和岳丹松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社会实践调研。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7月24日,头顶着炽热的太阳,“枸杞之恋”科技调研团队从青岛农业大学出发了。
调研团队的成员们到达青海西宁后稍作休整便驱车来到了有“中国枸杞之乡”之称的青海省诺木洪枸杞种植基地。
到达基地后队员们先调研了当地太阳能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基地白天的所有供电全部来自于太阳能,可以满足灌溉、生活、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用电。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使用可以极大的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调研过程中李老师带领队员们一起了解了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李老师告诉大家“科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定要将科研与生活联系起来”。
队员们还对枸杞做了相关调研,枸杞品种较多且很难区分种类,调研团队在考究时专门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种植工来逐类讲解其特点,队员们认真听取并随时就相关问题做出记录。
调研过程中一些工人在给枸杞打药,队员们看到后亲切地上前与他们交流,咨询一些问题,队员尹然光问工人他们打的药对身体有副作用吗?工人们详细的解答了我们的问题,他们告诉我们这些药品都是一些植物激素,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为了能直接从种植户那里获得关于枸杞基地科技发展的第一手信息,调研小组专程来到农场的一个小村庄,村民们十分热情,一位阿姨热情地邀请队员们去她家做客,并介绍了当地枸杞科技发展的发展历程。
从刚来时的憧憬到离别时的不舍,"枸杞之恋"调研团队的昂扬斗志和迸发的力量在火辣辣的阳光下经受住了考验,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他们既学到了太阳能科技的专业知识,更在调研中体会到团队对于技术研究的作用。“科研来源于生活,大家应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将科研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队长朱学岩说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2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