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帮烈 入伍时间:1959年3月
年龄:77岁 籍贯:重庆市合川区
这背后却是千万英勇革命前辈用血肉生命铸造而成。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一风拂含花,鸟吱争鸣,生活在这宁静和谐的社会是一种享受,而段段抗战故事被传遍千家万户,无数英雄的名字被世人铭记于心。

李帮烈是一名有着77岁高龄的退伍老兵,出生在战争时期的李老爷爷从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生活过得十分艰苦。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十九岁的李帮烈选择主动参军。那一年,西藏要求“独立”,并在拉萨发动武装叛乱。李帮烈所属的步兵队伍前往西藏平叛并解救无辜百姓。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最终他们将叛乱分子被全部消灭,然而并肩作战的一百多位战友的鲜血也从此留在了西藏这片土地上。

西藏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加上正是战争年代,各方面的条件都十艰苦,所有粮食都只能用飞机空运而来。除了食不果腹之外,无时无刻都要处于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没有帐篷,没有取暖的器材,白日里在雪地里穿梭,晚上也只能在雪上席地而居。寒风瑟瑟,万里霜雪,却丝毫冷却不了将士们解放西藏的满腔热血。即便再苦再累,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打败反动分子,解放西藏,统一中国,让我们的国家早日和平。”
战乱和风雪使得队伍和大部队分散。为了能与大部队汇合,李帮烈一行人一步一个深坑,翻过一座座雪山。双腿在雪中被冻得失去知觉,凭借着内心的坚定信念,凭借着前行部队的脚印,找到大本营,和大家团聚。由于李帮烈长期的饮食不规律,为此晚年时期患有严重的胃溃疡。是爱国的热情支撑着他们一路挺过来,他们要为了国家,为了万千国人同胞坚强的活下去。

李帮烈说,能活下来是他最大的幸运,能参与西藏平叛乱也是他一生最荣耀的事,虽然过程痛苦且心酸,但看着现在的和平盛世,看着国家越来越好,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在李帮烈在光荣院和其他退伍老兵一起生活,虽然在以前落下了病根,生活却依然悠闲自在,喜欢偶尔去散散步,见识社会的发展进步。
【服务方向】注重李帮烈的饮食习惯,定期和社区沟通联系医生关注他的身体情况;利用媒体和社会力量尽可能帮助他寻找兄弟姐妹。
http://www.dxsbao.com/news/813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摘要: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西开村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西开村目前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对策。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研法,了解西开村发展大概情况。然后,基于随机抽样……
王施宇 张梓涵 历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西南财经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宋雨蔓王施宇)。为切实学习了解烈士故事,回顾往昔峥嵘岁月,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成员于2023年8月18日前往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烈士山公园进行……
宋雨蔓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习近平主席曾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了解海城市乡村振兴在教育方面的成果以及背后的精神基底和理论依据,2023年8月17日,我们西南财经大学“破茧……
历函楚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我作为大学生积极参与了一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在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的调研,我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
孙艺瑜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列宁曾经说过:“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大一的这年暑假,我参加了西南财经大学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旨在实践中提升思想素质,观察二十大以……
韩金汝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鞍山市8月16日电(通讯员孙艺瑜王施宇)为积极探索学习乡村振兴之道的发展成果,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8月16日走进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
孙艺瑜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鞍山8月18日电(通讯员韩金汝王施宇)为深入了解鞍钢集团的发展历史,特别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鞍钢集团在转型升级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初步认识该集团的生产模式。8月18日,西南……
韩金汝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西南财经大学8月15日讯(通讯员张梓涵王施宇)2023年8月15日,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西开村开展基层连线,共迎曙光——乡村振兴大调研的民生与政治……
张梓涵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