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烙画厂位于南阳市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烙画”的传承单位。2月5日,四川农业大学“铁笔生花”实践团队来到南阳市烙画厂,参观体验并采访烙画工艺师,探寻南阳烙画的传承之路。
烙画工艺师作画
参观烙画厂,烙画精美眼缭乱
“南阳烙画,历史悠久,起源秦汉,鼎盛明清,称火笔刺绣,喻铁笔画图……”烙画厂讲解员向实践队员娓娓道来南阳烙画的前世今生。南阳烙画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它可以不施任何颜料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以中国画墨分五彩的技法烘色,或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作画。
在烙画厂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队员走进烙画展厅,依次参观了展厅的几大展区。展厅展有木板烙画、丝绢烙画、烙画屏风和冬青木烙画筷子等烙画作品。大气磅礴的山水、嬉笑打闹的孩童、雍容华贵的牡丹、长鬃飞扬的骏马……一幅幅精美的烙画作品无一不展示着南阳烙画的独特魅力。
队员牟津阳在大型烙画屏风《黄河在前进》前停驻不前,说道:“一直觉得烙画是烫出来的,理当比较粗犷,没想到它是‘大处劲拔从容,细处谨于毫发’。”。
参观过烙画展厅后,实践队员来到烙画生产车间。三四十人的烙画车间,左手区的烙画工艺师清一色的进行烙画筷子制作,右手区的烙画工艺师则部分进行木板烙画,部分进行丝绢烙画。实践队员观看了一位烙画工艺师制作丝绢烙画的过程,烙画工艺师一只手戴着绝热手套持烙画机,一只手轻按压纸板,用烙画机在绢纸上小心烫画。
体验画烙画,亲身实践方知难
实践队员看过烙画过程后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南阳烙画传承人卢合语老师的指导下,几位队员戴上绝热手套,尝试用烙画机在木板上烙画。
“握笔要有力,要稳,这样烙出的色调才均匀。烙画机恒温时,运笔速度快,烙出的色调就浅,速度慢,色调就深。”,卢老师亲自示范运笔方法并讲授一些基础的烙画技法。
队员苏美夫看着自己断断续续的线条,吐露心声“看工艺师烙画感觉好容易,自己上手却连直线都画不直,一个不小心还给木板烫个大黑点。”。另一位队员李俊洁表示,“烙画机比一般的笔粗很多,握一会儿手就酸了,烙画工艺师却要长年如此,真不容易。”。
卢老师指导团队成员烙画
倾听匠人言,非遗文化需传承
“作为南阳烙画传承人,我更倾向于南阳烙画的传统味道。传统的,原味的烙画应该代代传承下去。当然原味的,也不是说一成不变,像丝绢套色烙画就属于创新。同时,我也赞成做一些跨门类的艺术探索。”,实践队员采访卢老师时,卢老师如此说。非遗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以此在传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卢老师前段时间前往深圳光明烙画基地参加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感慨“烙画的根在南阳,看到在其他地方的火热,心里有激动,又有失落,但更多的是高兴。”。南阳烙画虽然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自身局限和宣传推广等原因,其实知者甚少。如何让南阳烙画在本土也火起来,艺术家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也是非遗文化传承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非遗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遗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文化正在不断消失。较之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遗文化如同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
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除了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倘若仅仅依靠那些选出来的国家、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力量远远不够。队长金锁表示:“关注非遗文化,做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守护者,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中的非遗传承人。”
http://www.dxsbao.com/news/76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