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内容变现”究竟师出何处?

来源:大学生网报 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大学生网报 西南科技大学

“内容变现”究竟师出何处?

文/杨海涛

为了观看热门网剧,我们不得不充值成为某视频网站的会员;为了观看热门IP的后续章节,我们不得不付费继续阅读;甚至点开常常阅览的公众号,我们也不得不接受它的文尾暗藏着广告。内容变现渐渐向我们的生活踱步而来,但似乎又在以悄然的方式渐行渐远,无论是分答的高效盈利,还是微博有偿问答的热度无疑都为此贡献了巨大的动力。

分答身后的变现热潮

2016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付费语音问答软件——分答,是国内领先的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的魅力在于提供给客户能够快速地找到可以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个人的平台,用一分钟时间为客户答疑解惑。分答平台有效的延续了知识传播与分享的方式,不仅是科学家,很多名人和各领域的专家也都加入分答付费问答的模式。尤其是在王思聪李银河周国平罗振宇汪峰章子怡等众多明星大咖在分答付费语音平台回答各类问题之后,分答一度成为大家的热议话题。此外,分答上线仅四十二天就已经有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其中付费用户超过100万,还有33万人已经开通了答主页面并产生了50万条语音问答,交易总金额超过1800万,复购率高达43%。分答每日付款笔数超过19万次的佳绩,百度百科这样定义分答:“它为成功为知识付费时代拉开大幕。”

分答的横空出世带来的就是内容变现的渐入佳境,而所谓变现就是将一定的内容,就比如分答平台里名人们的回答,或者各领域专家的科普,分答将这些变为现金,也就是实现了将这些问题作为内容达到使其变现的目标了。

随着分答的大火,微博有偿提问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同样,这样的有偿提问也是变现热潮的一个支流。粉丝们可以有偿的在微博里向自己的偶像提出问题,借此巧妙的实现了这个问题的内容变现。商家或者平台借此收获利润、吸引网友,网友通过这种方式走近名人,获得相关知识或信息,这也正是内容变现走向平民化的一种方式。

尽管我们因为分答而了解到内容变现,但分答却并不是内容变现的开端,分答只是将内容变现这个概念带来我们的视野之内,而它所带来的的变现热潮更是引人关注。

文字以外内容变现一样精彩

最初定义为的内容变现的,是文字的出版和刊发,主体是作者,他们通过利用文字的表述获得受众的认可,受众就会购买其文学作品或其文学作品刊发的刊物,以此回报给作者较为丰厚的利润。但这样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内容变现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作者需要一定的人气积累、文学素养、受众基础,此外还需要不断的沉淀,使文字具有个人特色并成为完整而成熟的作品

但在目前来看,内容变现已不再停留在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时代。和生活现状一样,内容变现也进入了快餐时代,它克服了文字的限制,内容扩展到音频、视频、直播等的一些利用现代媒体快速传播的内容变现模式。因为大量利用现代媒体或社交软件,就带来更新快,延续性强但不一定会在短时间内供以受众完整的内容的状况。利用出文字外的其他方式为内容,算是内容变现的新的探索与尝试。

企业在实现这些探索与尝试时,常常会选择一种较为常见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载体去进行尝试,这个载体就是——广告。

最常见的就是出没于各大平台的软文广告,如果你津津有味的以为自己在阅读一个故事,那么当你翻阅至文章末尾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容易接受广告内容,这便是微信软文的高明之处。这样的“软”推广,适应了年轻人不再会有耐心等待广告结束的现状,同时也是广告业的一次华丽转身,而推广这些广告内容的平台,就可以通过自己平台的粉丝,将广告推送范围扩大。对于平台而言,庞大的粉丝群体就是将广告内容变现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广告界比较受欢迎的泰国广告。和我国常见的插播在电视节目之间的广告不同,泰国的广告公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需要推广的商家的历史和创业故事,在尽力的去做充分了解之后它们会为商家“量身定做”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把需要推广的内容自然而然的融入故事之中去。融入的方式或是主人公的衣物,或是故事里的转折,或者干脆就是故事背景里的一个物体,不着痕迹的就进行了植入,如果不看到广告末尾有时候都会无法意识到这是一个广告。

韩寒和李海鹏共创的one实验室就是国内在内容变现上的一次勇敢尝试。首先,李海鹏和韩寒都是在内容变现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尤其是李海鹏,无论以一个记者,还是以一个主编的维度去看待他,都是成功的。目前,他已从业十余年,写出多篇口碑良好的特稿。在《时尚先生》任职期间,成功将《太平洋大逃杀》和《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两篇特稿的影视改编权售出。李海鹏说:“好IP的标准就是两个,第一是要有广泛的受众,第二要有好的故事。”再来看韩寒,他通过自己的小说积累了大量的读者基础,后来将文学作品变成影视作品的剧本,成功又收获了一批电影粉丝和票房收入。这个实验室,就是由这两个在内容变现上作出成功尝试的名人共同创立的,那么既然主创们都如此有经验、有财力,one实验室为何又走向解散了呢?

成立初期,one实验室以“信仰手艺,讲述最好的非虚构故事”介绍自己,现在它已经销声匿迹,前后甚至不足一年时间。从人员组成来说,它坐拥“特稿梦之队”的写作团队;平台上来说它打造了阅读类软件“one”和微信公众号“one文艺生活”,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相关专业人士公开表示:“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商业价值只有进入影视开发环节才能够得以体现”,从创作到开发再到盈利个中难处想来也不会平淡。

就像韩寒在《后会无期》获得票房成功之后说的一样:“我靠很多小聪明,弥补了剧作、故事上的遗憾,现在这些遗憾仍然在我心里。”内容变现暂时还不够成熟,这其中还有许多环节不够精巧,因此内容变现仍然面临很多问题。这部影片很大程度上来说是韩寒个人IP的成功,观众买单,是出于对韩寒个人的信任。也有网友对此发出过质疑,豆瓣网友@乌歪很直接的说道:“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想出很多金句,却依然拍不好电影。”可见,即使是拥有一定期待值的优秀文学作品,在转变为既得利益时也要历经一番波折。

知识付费引争议 内容变现入困境

当人们渐渐习惯于动一动手指就能在网络的世界里得到自己所需知识的获取方式,人们还是否愿意去为知识付出金钱?

知识付费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者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这样看来知识付费似乎与我们平常的消费并无差别,但一旦适应了“无偿知识获取渠道”,知识付费还是否能被大众接受?正如我们习惯于“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获取模式,如果百度百科需要付费,我们是否还愿意为其买单?

对此人们各执一词,赞同知识付费的微博网友@故南希认为:“类似于分答这样的平台可以节省时间成本,你不用再花费时间去浏览各大网站整合资料,只需一键提问一分钟后就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减少的是金钱成本,如果需要得到某名人或者专家的回答,现实生活中似乎很难达到,且不说是否能有机会进行交谈,只是来往的交通话费恐怕都不会低。既然有一种可以避免这些麻烦的方式,自然是好的。”

经济学者、金融史学者宋鸿兵,在“宋鸿兵观天下”的百家号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问读者:你为知识付费,买的究竟是什么?并呼吁网友们,要看清现代版“心诚则灵”的套路。他在文中表示愿意为知识付费,并不代表互联网用户的行为更加成熟或者更加高尚,这只是消费者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正常反应。此外,他也在文中明确表示:“知识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与宋鸿兵的观点不同的是,也有读者在其文章后留言表示:人们之所以愿意支付获取知识的费用,只是为了慰藉自己的惶恐,他们只是需要通过知识付费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充分的在为知识努力而已。这似乎映射着一种群体,他们为了不被谴责而重拾纸质书,为了不被代替而填鸭式提升自己,为了不被定义为无知而掩埋问题。就这样,知识付费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他们仅是通过如此方式去证明自己在获取知识。

在这样的态势之下之下,内容变现走的并不顺利,在许多热门IP改编为电影却惨淡收场之后,内容变现也逐渐褪去热潮,但尽管如此我们依旧不可否认内容变现的潜力。

越来越多的国民已经日渐深刻的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寻求知识,找寻答案,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享受生活走向陶冶情操。人们会去回忆经典,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不能只沉迷于快餐式的文化之中。

但就知识变现的现状来看,这种“力量”的诱惑似乎还不够显著,人们对此还有许许多多的质疑与争议。当然,这种质疑或许并不来自对知识的渴求或漠然,这其中有太多因素都会影响着受众的选择。

http://www.dxsbao.com/news/743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怀化学院四院联合举办12.4法制宣传日之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决赛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大学生的权益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学生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为了增强广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及法律意识,2017年12月5日19时30分,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文学与新闻 …
言语的力量
蔡康永在他的《说话之道》中写道: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叫社交。这是我对言语的力量最初的认识,后来我又听说,话从人的嘴里说出来,消失在人的耳朵里,但是 …
今生是第一次
即使已经活过昨天,也不能知道今天的全部。——《今生是第一次》 第一次哭,第一次笑,第一次呐喊,第一次彷徨。我们赤条而来,有着满心的好奇,带着一身的无畏,磕磕绊绊,摔痛了就大哭,哭累了就睡觉, …
性格君,不一样的致病原
性格君,不一样的致病原他是躲在每个人身后独特的存在,或许你没有留意过他,但他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操控着你的行为和你的意识。没错,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性格君啦~性格君可不只有内向外向之分哦,他们很多姿多彩, …
解构是道什么菜?
现在看来,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似乎越来越难。人们为了工作奔波、为了家庭操劳,时间变的不像海绵里的水,如何挤,都总是不够。正因如此,网络上众多“五分钟带你看完XXX”的短视频红极一时,这些短视频就是解构式的一大代表了。…
分娩,本该是个充满希望的词汇
产妇坠楼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然而事件热度一直不减。这不单是因为事件的真相久久未能完全明了,更多的是因为这样的事件引发了大家对产妇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文史学院召开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第二轮论证会
本网讯(通讯员 金业焱 高舒 郑乃睿 图文)11月18日,文史学院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第二轮论证会于逸夫教学楼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会议室召开。文史学院院长刘畅、校办副主任王春阳、科研处副处长龚世 …
文史学院开展理想信念报告会
本网讯(通讯员 高舒 郑乃睿 朱梦云 文 肖婷婷 图)为加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月1-2日,文史学院举行系列理想信念报告会。11月1日,文史学院于逸夫教学楼S305教室举办报告会。 …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话剧团《你好,打劫》上演
本网讯(通讯员 王荣艳)11月9日晚,2017文史学院话剧团迎新剧目《你好,打劫》汇报演出在西区演播厅激情上演。文史学院负责同志与该院700余名学生观看。 话剧《你好,打劫》讲述的是两个率真善良的劫匪、三 …
文史学院举办“修身守法,励志成长”记录教育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 高舒 孙皓玥 张欢 文 杜力 图)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学风,11月10日晚,文史学院于东区演播厅举办“修身守法,励志成长”记录教育活动。文史学院团委书记杨喆参加会议,17级学生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