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魏祖豪
班级:车辆工程2409班
实践地点: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
实践感悟:
在乡镇农业部门实习,协助整理农业项目资料、统计种植数据,跟随农技人员下田为农户讲解新技术并制作宣传页,并与团队走访村落,与村民交流,重点关注教育医疗问题,详细记录形成报告。同时,参与村庄环境清洁,宣传环保知识,组织文化活动、邀请文艺表演、捐赠图书,结合专业为村里特色农产品销售出谋划策。
为响应共青团“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一大批青年学子回到家乡,踊跃投身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环境卫生贡献力量,展现出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本次志愿活动中,我有幸参与其中,收获颇丰。
清扫街道活动伊始,大家早早地在集合点集结,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精神抖擞,干劲十足。我们手持扫帚、铲子、垃圾袋等工具,分成若干小组,沿着街道有序展开清洁工作。尽管寒风凛冽,但大家依然分工明确,有序合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在清扫过程中,我们与周边居民亲切交流,向他们宣传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共同爱护环境,他们纷纷为我们点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村里的卫生工作圆满完成,以新的气象迎接蛇年的到来。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收获颇丰。我充分体会到了环卫工人背后的辛苦:每一片落叶,每一个烟头的清理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更加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也让我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增进了与家乡人民的感情。
此次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不仅改善了家乡的环境卫生,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我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爱护环境的队伍中来,共同营造美丽宜居的家乡环境。
姓名:张佳琪
班级:车辆工程2406班
实践地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公园南侧
实践感悟:
日常工作中,负责场馆的基础服务,如引导游客入场、维持参观秩序,保障场馆内的有序环境。同时,参与到讲解词撰写与学习里,深入研究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资料,为游客生动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传递革命精神。
在天水市大革命纪念馆担任志愿者的这段日子,是我大学生活里极为珍贵的一段时光,它不仅让我对城市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到纪念馆,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就吸引了我,馆内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将天水在大革命时期的风云变幻完整地呈现在眼前。准备讲解词的过程,是一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从天水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到革命活动在这片土地上的蓬勃开展,每一个细节都让我看到了先辈们在艰难时局中,为理想信念拼搏的身影。记得第一次为游客讲解时,我紧张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但当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专注聆听,眼中满是对那段历史的敬重,我渐渐镇定下来。我向大家讲述天水的革命先辈如何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传播进步思想,组织群众运动,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的火种。游客们不时提出的问题,也促使我不断深入学习,力求把每一段历史都讲得准确生动。
在志愿服务中,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有能力的提升。与不同身份的游客交流,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在讲解过程中随机应变,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更重要的是,我深切感受到了天水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力量。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重任。回到校园后,我会把在天水市大革命纪念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给更多同学,让更多人了解天水的革命历史,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姓名:张济旋
班级:机械电子工程2401班
实践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
实践感悟:
在城市书屋,承担日常的书籍整理与借阅引导工作。每天检查书架,将归还的书籍按照分类放回原位,确保书架整齐有序,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书籍。同时,为前来借阅的读者提供帮助,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协助书屋工作人员策划并组织阅读分享活动。活动前期的场地布置、宣传推广,到活动过程中的秩序维护、互动环节组织,都积极参与其中,为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不仅为家乡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长。通过与市民和孩子们的交流,我更加了解家乡的文化和需求,也增强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策划、执行和总结,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要以“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家乡、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本领才干。未来,我将继续在图书馆志愿者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青年都积极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汇聚起推动家乡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姓名:谢康达
班级:机械电子工程2401班
实践地点: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起凤路社区
实践感悟:
在湘乡市起凤路社区组织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同时为精准把握“红石榴”专项活动的开展成效,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推动活动持续优化升级,并在活动期间同步开展了“红石榴”专项活动问卷调查工作。
活动期间,我和团队成员深入家乡的各个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地宣讲。起初,面对台下的居民,我紧张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但看到大家专注的眼神,我渐渐鼓起勇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讲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从大家的掌声和讨论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同与重视,也意识到自己的宣讲是有价值的,能够让更多人理解和践行这一重要理念。
除了宣讲,我们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我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家乡人交流。他们真诚地分享自己对“红石榴”专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这让我看到了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关心。通过整理分析问卷数据,我们为活动的优化提供了有力依据,也切实参与到家乡发展的思考与规划中。
这次实践,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是心灵的成长。我看到了家乡发展的需求,也明白了自己作为青年学生的责任。我不再是只关注书本知识的大学生,而是能够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返家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将个人的成长与家乡、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未来,我将带着这份责任与担当,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
姓名:郭朝银
班级:能源与动力工程2302班
实践地点: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城关镇中街
实践感悟:
协助行政事务,如负责文件整理归档,保证文件有序;协助准备会议材料,如撰写和分发会议议程、纪要,保障团委日常运作高效;参与家乡经济发展状况调研,走访企业、与政府部门交流,了解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创新创业等方面成果与困难,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居民实际需求和期望。
在这个寒假期间,我有幸加入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康县共青团委实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日常行政事务的协助工作。具体来说我负责文件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所有文件井然有序。此外,我还协助准备会议材料,包括撰写和分发会议议程和会议纪要等,以确保团委的日常运作的高效有序。
除了行政事务,我还参与了调研活动。首先,我参与了对家乡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通过走访当地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深入交流,我详细了解了家乡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困难。这些信息对于家乡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我还针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与居民的面对面交流,我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通过这些调研活动,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通过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青年一代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只有将个人的成长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在实践过程中,我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但这些经历却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也掌握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的技巧,从而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此外,此次活动让我对家乡康县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不仅增强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也坚定了我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之中。我深知,青年是家乡未来的希望,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将为家乡的繁荣添砖加瓦。我会将所学知识与家乡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也将积极传播正能量,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家乡、支持家乡,共同为家乡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news/7249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