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舒淇:护海蓝之求索兮,不亦君子乎?
7月4号到7月7号,我们对东极岛进行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考察。出发前,就发生了有成员因未抢到船票而分批走的情况,由此可见东极岛作为旅游景点受游客欢迎程度之高。东极岛作为电影后会无期的拍摄场地而出名,电影中美丽的海岛场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促进海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海岛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初到岛上,我们都被岛上的美景所折服,但是也在岸边发现了许多游客在船上随意丢弃到海中而产生的海洋垃圾漂浮在海面上,如矿泉水瓶,塑料袋等等,大多数游客都抱着“海洋这么宽广一个瓶子不足一提”或者“自己下次不会再来”的侥幸想法向海洋投放垃圾。
此外还有一些岛民为了自身利益而向海洋排放污水,我们在采访一些老人时,都在感叹:“生活条件是变好了,但是海没有那么干净,天也没有那么蓝了。”想到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夜晚我们在岛边散步时,发现一些海洋垃圾被夜晚涨的潮冲到岸上,如果不对生态环境加以关心和保护,终究人类对自然所作的伤害最终也会还给人类自己。因此不管是游客还是岛民都应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在消费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应保护好自然环境。
(二)陈大虎:城市建设、商业及管理模式的变化
7月4日,我们是中午从宁波汽车站出发的,乘坐的是宁波至沈家门的大巴班车,全程大约2个小时。途径跨海大桥,透过车窗,大海一望无际,真真切切地让人感到震撼,大巴上不时还会有关于沿途的讲解。但仍然发现不少问题:
一.车站缺乏有效管理,各类推销聚集
到达沈家门时,刚好正在下一点小雨。同很多的景区一样,沈家门汽车站的出站口也聚集着很多当地的民宿,宾馆,酒店的老板,黑车司机向游客极力推销着。我们预定的民俗刚好就在车站周围,便步行过去。
二.商业街热闹非凡,海鲜餐馆众多
夜晚,小分队以影像为记来了解沈家门。沈家门是座小城,但是却热闹非凡。街道上有各式各样的商店,与寻常所见的商业街无异。码头对面的道大都为海鲜餐馆,通过了解,这些餐馆的海鲜食材都是渔民当天所捕获的,非常新鲜,这些海鲜餐馆某种程度上而言代表着这座小城的特色。码头周围有着广场舞,太极拳等等的休闲活动。
总的而言,沈家门围绕着旅游业进行着城市建设,但是依然保留了其作为一个海岛城市的特色。
(三)喻娇:旅游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经济上去了,供水下来了
暑期实践的第三天我们乘着颠簸的船去了庙子湖。庙子湖是东极岛主岛,距沈家门镇45.7公里。是电影《后会无期》的主要拍摄地。
一下船咸咸的海风夹带着海水扑面而来,没有夏日的燥热,只有黏人的潮湿感。我们在庙子湖停留了一天,发现它的旅游资源有旅游资源有奇峰异石、观海垂钓、捕鱼尝鲜、海滩拾贝等。庙子湖岛的渔民画以层次分明、海洋气息和渔腥风味浓郁而著称。山清水秀的庙子湖岛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丹青之士来岛创作。
庙子湖岛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海域,庙子湖海域是舟山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街山渔场的中心所在。调查表明,有经济鱼类近200种、虾类经济种35种、蟹类经济种近35种、海洋贝类经济种25种、藻类经济种30种。但是庙子湖的生态环境并不理想,海面漂浮大量生活垃圾,岛上垃圾也是随处可见。最严重的是岛上由于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垃圾处理的方法以焚烧这种不环保方式为主。
在庙子湖我和同伴的主要任务是采访当地居民对于旅游业发展对于生活的影响。当地居民的回答基本上是来旅游的人多了,经济上去了。在问到旅游业蓬勃发展对生活带来什么不便时,居民回答主要是供水不足,本就淡水资源缺乏,随着客流量的大量增加,供水出现紧张。
(四)张心怡:“个中滋味在心头”
在东海东极列岛的最东端,有一个被当地渔民戏称为“风的故乡、雨的温床、雾的王国、浪的摇篮”的荒芜之地,一个面积仅有2.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50人的偏远小岛。这里,是歌曲“战士第二故乡”的发源地——东福山岛。
东福山是是一个弯月形的岛屿,岛上居民大多居住于弯月内侧。
我们从船泊处上岛,大概在弯月的三分之一处。它的地势十分陡峭,哪怕在居民区的小路也是重重叠叠曲曲绕绕,好似都是天然石道,没有经过人工磨平。从上岸处到达我们预订的青旅大概用了二十多分钟。我们预订的青旅在山顶。真正的山顶。那里是东福山岛视线最好的地方。嚣张的海风吹拂成片的芦苇。贴近围栏,你可以感受身体轻飘飘地好似浮游在水中一般。远远望去,一片澄澈,天青海碧水天一色不枉如是。海水与礁石撞击,激荡出乳白色的浪花。带着对海的期待,我们听从青旅老板的意见,吃完午饭开始了环岛的旅程。东福山岛有一条环岛公路,路面平整但是坡度却不小,呈螺旋状向上蔓延缠绕一圈。我们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沿路没有店铺没有烟火没有污垢,有的只是海水海风海景。直到我们沿途爬上了山顶,才看见了触目惊心的情景。天空已不复山下的湛蓝,而是被一片白茫茫覆盖。若是忽略那刺鼻的味道,或许会把它当成海水由于高温蒸发而产生的气体。可惜不是。
我们沿着气味传来的方向寻去。路过一座亭子,那里面有个老爷爷坐在那儿,看上去忧心忡忡。我们对他进行了简单的采访,他告诉我们全岛只有一个垃圾焚烧站。就在不远处。一个巨大的天坑。岩壁已经看不见石头和泥土的模样,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垃圾,甚至连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被被投放在里面。烟囱呈三足鼎立之势在边缘立住,燃烧出浓烟滚滚,呛鼻。为了拍摄烟囱的特写,我们特意靠近了那里。满地的苍蝇,嗡嗡地鸣叫,让人毫无下脚的地方。扑面而来的恶臭激得我们后退两步。老爷爷说:“原来不是这样子的。就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垃圾生产超过了自净能力。这里离陆地又远,运输垃圾的成本太高,只能这样子一年一年的积累。”原本山清水秀的岛屿就成了这么一番面孔。直到走出去好几里路,那滚滚浓烟的味道好像仍然在鼻尖蔓延。让人心忧、让人心生厌恶。谁能想到海水澄澈的代价居然是以空气污染作为交换。谁能想到所谓天青海碧只是不为人知的假象。
(五)姜玉溪:归途
七月七日清晨,东福山岛日出观景台上,我们一行人看完大陆第一缕日光后,整好行李,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这四天的一路颠簸,从舟山到东极岛再到东福山岛,从生态旅游了解到海岛垃圾回收与污染,一路上究竟有怎样的感想与收获呢?且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1、反思——关于双刃剑上的生态旅游:
航船靠岸,走上两座海岛,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沿山的各色旅店和一个个海鲜大排档。
随着相关影视剧、宣传片的播出,海岛越来越成为大热旅游胜地,青年旅社、农家客栈逐渐成为海岛的新型产业,慕名而来的游客为岛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然而环岛观察中,近岸海面漂浮的垃圾散发出阵阵恶臭,山崖石缝中随处可见的生活旅游垃圾,却让我们着实为美丽海岛的未来汗颜。
如此看来,“生态旅游”并非真生态,经济收益增长的背后是自然环境的迅速退化,而在走访中,我们也得知,当地原住民世世代代住在岛上,文化水平不高,当经济利益摆在眼前时,不可能有更长远的目光去思考如何让海岛变得可持续发展起来。那么相关部门是否能利用采取教育岛民,或者制定相关规定等手段让这把“双刃剑”的伤害最小化呢?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守护美丽海岛。
2.反思——关于海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多样化
在走访中,经岛民指点,我们来到了东福山岛的垃圾集中处理厂——山顶附近的一片大坑荒地,里面的垃圾五颜六色种类齐全,小到衣物用品等生活垃圾,大到砖瓦汽车等建设垃圾,全部都堆积在此,定时焚烧。我们正好赶上垃圾焚烧之时,漫天烟尘颗粒和臭气熏得我们几乎无法呼吸和言语。
如此量级的垃圾势必不是单靠焚烧就能够解决的,岛上垃圾处理方式单一的令人瞠目结舌。在写下这篇总结时回头看曾经记录下的一切,略感难过。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采取填埋、焚烧、回收再利用等多种方式进行垃圾处理难道不才是最有效最快捷的办法么?
但愿我们的此次调查,能够为舟山海岛的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尽一些自己的力量吧!
http://www.dxsbao.com/news/690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