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调研队赴彝学学会开展调研
8月26日,山东大学文学院“彩云之南”调研队来到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对彝学学会成员李增华老师进行采访。
李增华老师是科班出身的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个纳苏贝玛颇。贝玛颇是彝族对本族有文化、有智慧、能诵彝文《指路经》送死者亡灵回归发祥地的祭司。西南民族大学彝语专业毕业后,李老师回到峨山县立志研究和翻译彝文古籍。为了收集、抢救峨山彝文古籍,李老师主动要求下到公社上去,在下乡下村工作过程中采集了许多彝族故事、谚语、墓志等,为保护和发展彝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与李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彝族文化,成立了彝文翻译室,在翻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翻译出了大量彝文古籍、宗谱,在云南省彝族文化研究方面也有了新进展,同时也编写了一些学习彝文的书籍如:《彝文识字本》、《古彝文常用字典》等。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彝文古籍面临失传,许多彝族后人也读不懂这些珍贵的文献。现在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毕莫不多了,而且培养毕莫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匮乏、缺乏专业人员成了最大的问题。
关于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彝文化,李老师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表示首先要成立彝族语言文字研究所,培养更多的研究人员;其次借助新媒体宣传彝族文化。同时也要学习借鉴四川、贵州等地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方法,使彝文化得到更好地发展。现在县里在打造嶍峨古镇,这对于发展彝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抓住这个机会,利用新媒体宣传、传播彝族文化,使彝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彝族的语言和文字是彝文化的灵魂,彝文古籍卷帙浩繁,涉及彝族历史、原始宗教、民风民俗,对每一个彝族子孙都有重要的意义,无数如李增华老师一般的人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文/初泽良)
http://www.dxsbao.com/news/685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