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传承,印象中华
西安,一座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手工艺发达的都市,走过繁华的商场,穿过简朴的小巷,手工艺品随处可见,其涵盖面之广,种类之丰富,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古老的西安城独特精致的生命张力。悠悠千年,新旧更迭,纵然当下仍是琳琅满目,民间手艺日益失传的现状着实令人心忧。为了寻找那些将要消失的民间手艺,西南石油大学手印实践队于八月赴西安展开探访,追溯历史渊源,记录时代传承,为危在旦夕的失传手艺代言发声。
从偌大的回民街出发,熙熙攘攘中,镜糕店铺前长长的队伍引起了队员们的关注。这项手艺,凭借自身美食属性和处于旅游热区的优势,依然在蓬勃发展。至于高家大院的皮影戏,早就闻名了四方。迈进院门,连弄堂也满是人潮,凑满这一院子的人,真心喜爱倾慕而来者有,走马观花长见识者亦有,实在为皮影戏攒足了人气。闹市中很多小玩意儿被赋予了新的名字高的价格,但依然被追捧。只看见一只手递过钱去拿回个物件,随即空中就有了很多的手,热闹非凡。
实践队的寻访终于在第四天迎来了转机。手印小组一队人在雨里穿行,过十里长巷,终于在一道赭红大门背后敲出了“帽子韩”,韩小利老师。陕西剧团等西北部、西南部地区的各种民俗剧团的戏剧帽饰基本都是他做的,无论是京剧、陕剧、川剧、还是越剧等,他都为其中各种角色做过戏帽,他还曾亲手设计制作电影《大话西游》中主角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帽子。实践队去的时候他也刚为甘肃某地一座庙中的神仙像做好成品帽。在采访他的过程中,他不仅给实践队队员们讲述了一顶帽子的制作工艺,还讲述了他一辈子做帽子的心路历程。他说到:“我也没觉得自己为社会文化做出了什么贡献,一开始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做手艺,现在仍是除了这个不会做其他的,虽然这项手艺不赚钱但是我依然会做下去,无论还能活多久,都要做到不能做为止。”当说到关于文化传承他有什么感想时,他说:“戏剧不会没人看的,在现在的都市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小年轻的在看,以后也会是这样的,而从前的那个物质匮乏的的时代,大家都没其他可娱乐的,所以才会有一有唱大剧的来就万人空巷的景象,现在的这种情况才是正常的。总的说来,凡事都会有一个轮回直到走向平衡。”采访结束,雨还未停,实践队要离开了,韩小利老师撑着伞坚持送我们。炉火纯青的技艺与平易近人的性格,一个朴实匠人的形象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踏上白鹿原,这个在陈忠实笔下极富神秘色彩和文学气息的地方,实践队深入了解了“泥叫叫”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泥叫叫”,即泥哨,易于发出清脆悦耳的“唧唧唧”声,现常作为泥塑收藏品供把玩品味,也曾是孩子们手中的玩物,更早的农耕时期它确是具有实用意义的。泥叫叫吹的不同节奏还含有不同的意义,这便与制作工艺有关。随着时代发展,泥叫叫的形象也在不断创新,比如说喜羊羊、熊大、熊二等动漫形象也能在手艺人手下展现百态。但其实当下泥哨的市场竞争力远输于其他工艺品,没人买、不赚钱、盈利颇少的行情导致学艺者寥寥无几,加之作为传统手艺不外传,泥哨正处于一种“濒危”的状态。实践队采访的刘新霞女士无奈笑语“也许很多年后没人愿意再做了吧”。而她个人表示:“虽然不会做为主业去做,但是至少会当成副业,一有时间就在做······孙子很喜欢这些。”采访过程中她的孙子一直在旁边玩,制作自己喜欢的泥塑。陈女士说:“孙子挺喜欢的,以后他应该会做”。
在西安还有很多这样的民间手工艺,艰难地求生存,甚至在守望传承,例如手工风箱,手工灯笼等等,由于时间有限未能一一到访调查,当属此行遗憾。在这七天的行程中,队员们有这样一种深刻感受——在当下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下,买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手艺的存亡。相信在各方扶持下,这些手艺还能得以完好地传承。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传统手艺其间蕴含的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还蕴含着朴实求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指导老师周配还说道:“倘若手工手艺被工厂机器完全代替必然是莫大的悲哀。较之高效精准、毫无瑕疵的批量生产,纯粹的手艺功夫的价值是无法被取代。而当代人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保留这些老祖宗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东西。”(文/赵山怡,图/姜铃)
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
http://www.dxsbao.com/news/628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