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团队11名成员于上午八点半抵达北流水村。山东大学“惠农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活动正式展开。
村支书徐书记首先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该村号称“全国第八矿泉水之乡”,共有村民713名,共产党员24名。主要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有苹果示范园1100亩,榛子四万余株,8000余立方蓄水池一个,目前本村决定利用当地水源优势,致力于打造“水润乡村”,发展果树种植和旅游业。为了走向富裕,该村开展合作社模式和入股的形式,一亩一股,签订五年合同,到期分红。乡村旅游土地一千余亩,其中80%流转到合作社。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加工业,目前该村贫困人数已经由111户、299人减少到8户、11人,村民收入可以达到一年一万余元,脱贫效果显著。
随后,团队成员针对于相关问题展开了采访。据悉,该村大约于十年前开始开展水果种植业,于2015年依托国家形势,佐以农业高端化设备,以质量为突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山东农业大学对该村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比如基地的建立,大田的管理和果苗的种植;县里面也发展县农高校开展果树种植的技术培训。
16日下午,团队离开了村委会,进入村中,采访村民了解具体情况。据悉,开展种植业扶贫以来,村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起初,大家都不能理解此种方式,在村委会挨家挨户地进行思想工作之后,村民们决定服从村两委的安排,并积极参与公司的入股和投资活动。除此之外,村合作社按年龄段分红的措施,使得村民所关心的养老问题和家庭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难,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引导村民积极投身村产业建设,为村发展做贡献。经过对村民的采访,团队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到该村的发展情况和扶贫开展情况,对调研有着很大的帮助。
经过一天的调研,“惠农社”社会实践团队对沂源县北流水村的发展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队长周康佳表示:这只是一个开端,团队也将进一步调研,探索各种扶贫模式适宜推广的条件和具体情况。
http://www.dxsbao.com/news/619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