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是郑州传统大宗农产品之一,尤以中牟西瓜有名,种植面积十几万亩,每年产量30万吨以上;紧挨郑州的开封同样以产西瓜闻名。每到西瓜集中上市的季节,大量瓜农会开车到郑州市区卖瓜。为了规范西瓜有序销售,促进瓜农增收,“西瓜办”应运而生。
2017年6月,共青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为服务三农,服务外地来郑州卖瓜的瓜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成立“西瓜藤”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协助西瓜办开展相关工作。
调研前——“西瓜办”的指导
在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潮流下,如何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成了农业发展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开封、中牟等地的瓜农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将自己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换回一份回报。为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西瓜藤”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首先来到郑州市西瓜销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瓜办)了解历年来瓜农们在郑州的卖瓜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但是不幸的是西瓜办作为一个临时机构,今年已经被取消。
我们受到了原西瓜办主任李建军李主任的接待,李主任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往年西瓜办的工作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然后向我们介绍了今年西瓜市场情况。据李主任介绍,由于往年政府的引导,开封、中牟等地的西瓜已经可以很好的销售出去,并不继续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所以西瓜办被取消了。然后李主任对与我们实践队今后的工作安排提出了建议,他建议我们能够下乡实地进行市场调研考察,可以将瓜农们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给政府部门做一个反馈。同时对尉氏县供销合作社进行一个调研,争取能够推广这种成熟的销售模式。
调研初体验——西瓜滞销严重
2017年7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西瓜藤”社会实践队兵分三路,正式出发。其中一队前往郑州各大销售市场调查西瓜的销售情况,另外两支队伍分别前往开封、中牟等地调查西瓜的生长以及大批量销售情况。
2017年7月1日至3日,我们分别前往开封杏花营农场、尉氏县水坡镇以及郑州中牟。同学们满怀信心的前去,结果却不尽人意。
作为多年高产高销的传统瓜区,开封市杏花营镇的西瓜打响今年开封西瓜大规模开售的第一枪,然而往年这本应该是发令枪的枪在今年却哑了火。农民伯伯在烈日下晒了一上午,也没能卖出去一个瓜,而且收购商都已经把价格压低到了不能两毛,甚至一毛一斤。当我们到达瓜地,赵阿姨眼里含着泪花的告诉我们说着:“农民真不容易啊”。在跟瓜农的交流当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出瓜农的无奈与无助,甚至说出了政府就是黑社会的言论。
往年以种瓜为生的水坡镇,今年也变得与往年不同。还有十天就要摘瓜下卖的瓜农们也纷纷苦恼了起来,据介绍往年都是从早上五六点就开始忙碌起来,一整天都忙碌在瓜田中等待收获的喜悦,而今年除了浇浇水瓜农们都没有多管。以为今年西瓜市场的“高冷”打消了好多瓜农的积极性。
无独有偶,在中牟调查“瓜贱伤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瓜农甚至含泪向我们说,“一毛两毛亏本卖都没事,不要让瓜烂在地里就好。”一年下来辛苦的耕种,换来的却是瓜农的失望。
太阳刚露出来,陈寨批发市场的铺主们早已忙碌起来。当问及到今年西瓜市场时,铺主们眉头都皱了起来。其中一个叔叔说到“出来卖西瓜还不如出去打工,可是年龄大啊”。比往年此时1-2元每斤的火热市场,今年明显感受到种瓜是投入大,回报微甚是零。
调研总结——为瓜农寻找销售渠道
所到之处瓜农们总是怨声载道,说政府阻塞了销售的渠道,不让他们上城销售,但是,政府的无奈又有多少人知道呢?文明城市建设,逐渐提上日程,果农开农用车上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得不进行严格的监管控制,不然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谁来又由谁来保障?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有一份担当的意识;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战,尤其是经过我们的了解水坡镇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是以土地里的西瓜为生。华水管经西瓜藤实践队7月4号上午召开总结会议,根据前三天的调研数据结果,会议最终决定我们要为果农所需要的做出实际行为,为果农寻求销售渠道。在接下来的两天内,我们将全队出击,尽全力在郑州市各大商业区寻找销售渠道。但是下午刘法贵刘老师的一句话也提醒了我们,此次社会实践找销售渠道不是关键问题,将我们半个月下来掌握的信息形成有用的报告与政府沟通才是最关键的。这也使我们重新反思我们这支实践队的不足之处,改善后继续努力!
再次出发——对合作社的了解
整理完前几天的数据,我们又踏上了前往开封的路。华水管经“西瓜藤”暑期实践队全体成员再次来到开封,这一次我们来到了东水坡坡村的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李中学家中,李叔叔向我们详细讲述了合作社的成立、运营情况,合作社实行“分片种植,统一管理,集中销售”模式,有专人负责销售渠道拓展,目前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合作社正在良好运行中,在我们来采访前,李叔叔刚刚给四个超市供货回来。李叔叔的合作社打破了传统的西瓜销售模式,有望为今后西瓜销售打开了新的局面!
加快专业合作社进程 助推脱贫攻坚
农业合作社模式不仅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对较好的一种方式,而且农村合作社是集生产、供给、销售等一体的新的农业生产运行模式。农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是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是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的有效性场所。
农业合作社是国家打好脱贫攻坚工作最后一战的利器,但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理顺合作社的管理体制机制,整合职能部门力量和资源,加快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政府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强化行业监管,完善合作社准入和退出机制;注重带头人的扶持培养力度,实行“能人”治社;鼓励资源整合,组建联合社,扶持打造一批品牌示范社是当务之急。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实现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帮扶带动、互惠共赢,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之时,华水学子以起应有的历史使命担当,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和而不同,商济天下,管经学子用自己的臂膀,用自己的脚踏实地,必将助推脱贫工作打开新的局面。
http://www.dxsbao.com/news/617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