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要做好“借力”文章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作者:宋昆阳

我们知道“借力打力”是太极拳技击技法的重要原则,通过对方的力量而将对方击败。借力发力不费力。懂得借力发力的人,就能够以小博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聪明的人都是借助他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成功。“第一书记”在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中也应注意做好“借力”文章,通过“借”方方面面的力量,而取得扶贫攻坚工作的最后胜利。

要注重“借”群众之“力”。智慧来自群众,经验来自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一定不能搞“单打独斗”,一定要身入、心入群众。要学会与群众交心、交友,进百姓家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的心声和呼声;进田间地头,同群众一起劳动,话家长里短,让群众说实话、吐真言。要学会敬畏于民、问计于民、融心于民、取信于民,只有取得了群众信任,就能“借”到群众的力量,无论干什么工作,群众都会为你“开绿灯”,甚至再助“一臂之力”。驻村期间,要做到“户户到”,切忌 “有重点”、“代表性”地走。有时“走”不是为了征求意见建议,而是更好地联系、沟通群众,拉近与群众距离,赢得群众“好感”,从而积聚群众的力量。

要注重“借”单位之“力”。单位选出的“第一书记”,同时代表了单位的形象。单位就是“第一书记”最坚强的后盾。“第一书记”要注重借单位力量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一要善于借领导之力。单位领导是一个单位的“主心骨”,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判断力、决策力。要向单位领导汇报工作,多让领导“指示”、“批示”;要邀请领导现场指导、现场办公,在公益事业、民生工程,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上给予大力支持。二要借同事之力。每一个单位都是人才、智慧积聚的地方,要积极向班子领导、单位同事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做好“出谋划策”。三是要善借其他单位之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曾说,“中俄双边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势头强劲,双方应加大相互支持,扩大相互开放,相互给力借力,共同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实现各自发展振兴的宏伟目标。”此话启发我们,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间要搞好相互的“借力”,或者在物力上、或者在资金上、或者在政策上、或者在技术上等方面进行“相互给力借力”。

要注重“借”社会之“力”。凡成事者,都是“借力”的好手。要敢借,会借,善借。“第一书记”开展驻村扶贫攻坚,不单是政府的事、干部的事,需要运用市场手段,依靠社会资源、社会力量来推动。“第一书记”大都来自机关,有着较强的“社会关系”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关系。要因村制宜,根据群众实际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关系”,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围绕适宜产业,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着力提高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开出增收的“长流水”;要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营造浓厚的德善文化、和谐氛围;要通过开展送物资、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等活动,让群众得实惠、受益处;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活动,走访贫困户、残疾户、五保户、低保户、困难党员等弱势群体,诚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树起“第一书记”亲民爱民的党员和干部形象,从而为下一步全面做好农村工作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http://www.dxsbao.com/news/561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作者:贾世杰(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6日,建筑工程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 贾世杰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作者:王美琪(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5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8天了。为了锻炼学生…… 王美琪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作者:饶旭波(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4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7天,经过前几天的适应…… 饶旭波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作者:王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3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6天了。为了检测学生们…… 王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话作者:侯卓鲁(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2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5天,在…… 侯卓鲁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作者:蒋正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1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为丰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减轻学习压力…… 蒋正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作者:于笑笑(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0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于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开展支…… 于笑笑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作者李景森(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19日下午,“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实践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村进行第…… 李景森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卜集镇做好“三篇文章”助力精准扶贫再上新台阶
东方圣城网讯 为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卜集镇围绕“五个一批”和“六大脱贫攻坚行动”要求,创新脱贫攻坚模式,精准发力,做好“三篇文章”,力促该镇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做实整合文章。严格贯彻 …
仙桃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大道至简决胜攻坚战
初秋时节,果蔬飘香。漫步郭河镇建华村,田间地头一派生机:花菜蓝叶茂密,红菜苔绿叶青翠,大棚里秋辣椒挂满枝头,西红柿在蓄力生长……种植无公害蔬菜,建华村的贫困户走在脱贫路上,拥抱新的生活。新建的道路 …
赵勇:做实做好土地扶贫这篇大文章
赵勇在全省利用土地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上强调做实做好土地扶贫这篇大文章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四建磊、潘文静)6月15日,全省利用土地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在保定市阜 …
宣城“旅游+扶贫”打开致富门
据宣城市政府网消息近年来,宣城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精做细“旅游+扶贫”文章,强化二大抓手,坚持四个结合,推动贫困人口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不断增加“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 …
闲看云起:凝心聚力写好“精准扶贫”大文章
14日,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湖北省委、省政府随即召开全省扶贫攻坚动员誓师大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李鸿忠强调,要学习贵州经验和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聚焦精准扶贫,确 …
闲看云起:凝心聚力写好“精准扶贫”大文章
14日,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湖北省委、省政府随即召开全省扶贫攻坚动员誓师大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李鸿忠强调,要学习贵州经验和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聚焦精准扶贫,确 …
盯住“四基”做好扶贫攻坚文章
2月12日下午,市委书记杨光荣深入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就洪家关白族乡“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建设工作和龙头村建设扶贫工作进行调研。调研中,他强调,要盯住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层 …
切实做好产业扶贫四篇文章 找条好路子 确保摘“穷帽”
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召开后,宜宾各级各部门迅速统一思想,安排部署扶贫攻坚工作,各级建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攻坚领导组,充实了人员和队伍,派出了贫困村“第一书记”,全市上下已形成扎实推进扶贫攻坚 …
《瞭望》文章:提高扶贫“精准度”
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在2005年访问中国时说:“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脱贫人口在发展中国家脱贫人口中占75%,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
站好最后一班岗——西湖暑期社会实践二期结束
2017 8 4浙江大学蓝田学园西湖志愿者实践活动结束,同学们站好最后一班岗,依旧热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