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舟山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近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舟山市家庭垃圾分类宣传与调研团前往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办事处,与办事处的相关负责人虞志浩先生联系,实地考察马岙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并由他为队员们解说马岙街道在近几年垃圾分类上的工作。
调研团成员与虞志浩先生的合影。图为夏妮摄
凭借改革的“春风”,搭上试点的“班车”
马岙街道作为全省首个“整镇整乡”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试点街道,从2015年开始将这一方面列为特别关注,当市住建局根据舟山市的实际情况颁布《舟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后,马岙积极响应政策,率先投建了较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开始时是由6个社区选出一个小自然村作为试点,每家每户由政府发放两个垃圾桶,蓝色垃圾桶可堆肥,灰色垃圾桶不可堆肥,由于历史条件的束缚,当时的农村垃圾量少,农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投入远大于产出,资金也跟链不上,推进困难,因此只好集中在一点,由6个社区合力建造一个垃圾处理中心。当问及今年垃圾分类工作较以往又有什么改进时,虞志浩先生一脸自豪地说“今年我们买了一台日处理量1吨的机器,较2015年小自然村时日处理量50公斤的机器,效率大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要增加人员处理的问题,马岙街道及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反映现在一些中老年人也逐渐习惯了分类生活垃圾,将环保内化为心,外化为自觉行动。
社区里的垃圾桶和宣传栏。图为夏妮摄
红色的垃圾分类户,闪耀的环保践行者
边走边看边听,马岙垃圾分类的点滴情况都映入了东科学子的脑海。虞志浩先生又带领我们来到马岙社区的办事处,由马岙社区办事处的大学生村官李霞小姐来继续带领队员深入社区,详细解说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从她口中我们得知马岙要建历史文化村,使其具有民国风格。道路两旁的改建已经出具规模。走进四檐里,道路两旁都是美丽的墙绘,上面绘着有关马岙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墩文化。每隔几米,都有设置垃圾桶,李霞同志向我们介绍,这些垃圾桶每天都定时定量有专人整理,避免夏天垃圾堆放,滋生蚊虫。走进红色四合院,李霞同志说:“这是新建的四合院,准备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走在道路上,小池塘都翻新了,垃圾桶也是干干净净,没有异味。队员们仔细观察了每户门前都有检查评分表,上面有每户的垃圾分类评比结果和相关负责小组姓名和联系方式。队员们注意到有一户是共产党员户,队员们上前仔细看了他们的评比表,其评比结果都是优秀,果然共产党员为人民群众起到带头作用。
李霞同志带领调研团成员参观社区。图为夏妮摄
奖惩并施调村民积极性,群众参与跨社区大步调
问及李霞同志有什么奖惩措施时,李霞同志说:“我们采取五评形式,对垃圾分类优秀责任区及优秀网格内的家庭户均可得到若干积分币,凭积分币到指定地点兑换奖品。”此举充分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但是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也会碰到不理解的村民,这时就会突出奖惩措施的重要,在这方面,奖励已经较完善,但惩罚方面确实空白,需要更加完善。提到金华市的智能垃圾站点时,李霞同志说现在马岙还在适应期,投资量较大,政府支持力度不大,还要努力。不过在全街道推广确实有明显的效果,老百姓的生态观念明显提高,环保意识增强,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
最后队员们坐车来到马岙社区的垃圾处理站,和人们普遍认为的垃圾场不同,马岙的垃圾处理站内设分拣室,处理室,出料室,办公室,出料室就是用村民门前的可堆肥垃圾桶出来的垃圾做的肥料。
调研团成员与李霞同志的合影。图为夏妮摄
经过两个小时的走访,队员们对马岙的垃圾分类模式有了一定了解,李霞同志说,马岙一定会继续保持稳步前进的步态,完善垃圾奖惩措施和垃圾投放设施。队员们希望马岙街道也能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让马岙社区在垃圾分类方面走在舟山前列,使舟山马岙社区的垃圾分类样式成为全国的榜样。
范芷苑
2017年7月31日
http://www.dxsbao.com/news/538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