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4日下午13:30,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线上开展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先后荣获温州市优秀教师、温州市骨干教师、瓯海区教坛新秀、瓯海区优秀党员、瓯海区美好教师、瓯海区研训工作先进个人、瓯海区校本研修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的苏丽琼老师。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双减之下,和作业来一场美丽的相遇”。本次讲座由小学教育系主办、小学教育工作室承办,全体20级、21级小学教育专业同学参与聆听。
讲座伊始,苏老师先从“直面问题、厘清思路、提炼策略”三个板块切入,分享自己关于作业设计的研究经验。首先,她指出了学生主要表现的几种倦怠:第一,作业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完成作业兴趣不高。第二,作业内容缺创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第三,作业的评价比较片面,学生主动学习动力不足。她强调我们的作业关系到义务教育改革提升,是一个新的焦点,它承载着学习内容,体现了学习方式。课堂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学习活动,而作业是教师在隐身状态下引导学生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她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作业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转变繁重而老套的作业模式。对此,她阐述了自己的项目研究开展过程,推动作业的形式从单一到多样,从静态到动态,注重对知识本质、学习方法的渗透,评价从诊断到多元,发挥作业的评价诊断激励功能。
苏老师重点跟大家分享了她所在的学校关于作业方面的一些案例以及学校对于作业研究方面提炼出了相关的一些策略。首先就是建立基本的模型,推动课堂转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另外,她还提倡借助三学三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绿色课堂,以学生为本,提质增效,科学地设计三学,合理地编制三单,既体现学科特点,又落实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具象化理解,苏老师以小学四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课为例,具体阐释了设计与应用方法。她通过设立一个诊学单,把两个要求下发给每个学生,借此了解学生的学情。在上课之前收集每个学生的诊学单,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主要呈现三种状态:量一量,把每个角量出来;撕皮拼凑成周角;分一分分成两个三角形。诊学单的作用不是简单的预学,在设计整学单时必须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科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力图在设计时就要能抓住知识的本质,能基于教学重点,初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好能够面向全体简单易学。老师可以借助这样的诊学单,掌握学生正确的学情,为接下去的新课探究做好各方面的基础。
提问环节大家发言踊跃,积极与老师共同探讨自己的困惑。王同学提出减少书面作业,学生虽然减负,但是该如何保证学生知识的巩固?对此,苏老师提供了智慧锦囊“课堂转型”,以建立基本的模型,推动课堂转型,教师需向40分钟要质量,在40分钟内把该学会的知识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到位。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情,课内有的放矢。双减政策提出后老师们也可以很好地利用托管时间进行一些适当的作业辅导。
讲座进入尾声,苏老师鼓励全体小教同学多去学校交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争取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期待。
http://www.dxsbao.com/news/5251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