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里古镇,寻找传统手工编织文化
上里古镇,历史悠久,初名为“罗绳”,取自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狭之意。古镇建在二水环绕,面向田野小丘,与四周古主、修竹、溪水、古桥相映成趣。7月7日至27日,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新桐小组”实践团队前往上里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老树新芽——传统手工文化传承调研”,该调研活动覆盖文化、教育、扶贫三大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夏令营活动、文艺表演,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为社会贡献川农社工的一份力量。笙竹质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了存储多余的粮食,便开始寻找器皿来当作储存工具。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发展迅速,竹编工艺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进一步紧密结合,上至送往京城皇亲国戚的“贡品”,下到寻常百姓的家常生活用品,比比皆是。据清代康熙年间《东阳县志》记载:“笙竹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但在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存在于少数老一辈匠人的手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我开始竹编有50多年了,当我还是一个小娃娃的时候,就跟着我爹开始学竹编。以前还有人买我的竹编,现在没得好多人来买,我也没得啥子生活来源,都好几年没编来卖了,都自己用,主要是靠在古镇卖棉花糖为生。”说话的这位老人是此次夏令营的竹编教学老师,他是一位孤寡老人,孤身一人居住在农村老家,曾经的他靠着竹编手艺勉强生活,但随着古镇旅游经济的发展,这种效率底下的手工编织已经被淘汰了,老人也失去了生活来源。在诚挚邀请下,老人愿意前来教授孩子们竹编。
收好工具,背上背篓,捡走地上的竹条,倒掉喝了半杯的茶水,杨爷爷准备走了。在前几分钟的时间里,爷爷一直忙着帮小孩们完善竹编,几根简单的竹条,在他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上下穿梭间,尽显生命的智慧。竹条承载的是手艺千年沿袭的魅力,老人弯曲的背脊隐藏着岁月侵蚀下不屈的灵魂。老辈人以微薄的力量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竹编文化课堂因为老人的存在,显得独具意义。一把镊子、一个背篓、一位老人,文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得以传承。
传承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爷爷,这个怎么编啊?我弄不好啊”小朋友拿着自己手里的竹编跑到爷爷面前。嘴上一边嘟囔着,脑袋一边随着爷爷的手一起晃动。在小朋友期待的目光下,爷爷放慢了速度,犹如慢动作回放一般,耐心教导小朋友学习竹编。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竹编这种记忆只存在他们父辈的回忆之中,遥远得宛如天边遥远的星辰。开展传统手工夏令营文化,以系统化的方式教授小朋友竹编技艺,加深小朋友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将老人的智慧传递给年轻一辈,架构起新老两辈交流的桥梁。
“我学会了编筲箕和竹篮”“我会编咩咩羊啊,姐姐”……诸如此类的话语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短短八天的夏令营,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玩耍的快乐,更多的是对于自己家乡传统手工编织文化的认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从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去。
“竹林深处有人家,南山竹海鸡鸣村。”当传统文化渐渐成为人们儿时的回忆,渐渐成为老屋中尘封的物件,竹林深处的艺术却熠熠生辉。
作者:龚兴媛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
2017年7月26日
http://www.dxsbao.com/news/517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