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郏县文化扬帆,非遗千古流芳

来源:平顶山学院 作者:刘移榆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23日电(通讯员刘移榆)烈日当空,晴空万里。夏日夜短,太阳早已爬上山顶照耀着安良镇的四面八方。阳光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万物苏醒沐浴着阳光。风轻云淡,天空清一色的蓝,也不单调,也不张扬。盛夏清晨的阳光给调研的志愿者带来了夏日的生机,令人心情舒畅。

据悉,为了了解历史风俗影响下的郏县非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平顶山学院“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发展成就观察团于7月23日在郏县安良镇开展“创新非遗产业,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郏县非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实际状况,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勉励青年肩负起促进非遗文化发展的责任。

查阅资料,线上采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志愿者为了深入了解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郏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铜器和金镶玉展开了调查。由于疫情原因,志愿者线上进行资料查阅,线下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志愿者在线上利用文献典籍、媒体报道、网络资料、线上采访等对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铜器、金镶玉进行了详细调查。据线上收集到的资料显示,郏县大铜器舞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晚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志愿者深刻感受到了大铜器历史文化的深厚。与此同时,志愿者为了了解金镶玉的发展史,提前与当地人民进行沟通,联系到了郏县金镶玉商店店主进行线上交谈。店主说:“金镶玉有很长的演变过程。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人利用镶和锔两种工艺组合修复茶具或瓷器。在民国时期,逐渐发展成工艺品装饰的作用,逐渐流行并被当做珍品出售,经常被一些达官显贵所看重。”

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为了了解新时期大铜器和金镶玉是如何进行传承与发展,志愿者深入金镶玉工作坊进行深入考察。志愿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观赏到了不同种类金镶玉工艺品,每一件工艺品巧夺天工,这让志愿者们连连称赞。志愿者还观看了金镶玉手艺人的工作过程,手艺人认真的姿态让志愿者感受到每一件工艺品的制作都包含了手艺人的心血。据了解,郏县金镶玉手艺人对这一传统工艺进行研究与挖掘,其将现代科技和传统手工艺结合,助推“金镶玉”技艺走上新的发展征程。如今,科学技术正在飞跃发展,志愿者了解到部分地区正在探索非遗数字化保护,积极构建数字化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模式,促进非遗保护相关工作的扎实推进。郏县大铜器舞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介绍以及宣传。郏县大铜器舞是以鼓、铙、镲、锣等乐器为主的集音乐、舞蹈、体育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表现出和谐、健康、团结、喜庆的主题。听起来音律铿锵、风格粗犷,看起来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志愿者通过了解得知,现在郏县各村镇都有大铜器舞队伍,逢年过节和农闲时期,村民们总会聚在一起敲锣打鼓,为生活增添别样的色彩。

今生未来,你我相伴

除了丰富郏县非遗文化浓厚的历史底蕴,其现状及发展前景也值得着重关注,为此志愿者采用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数据统计。关于“姚庄金镶玉技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这一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约60%的人了解过金镶玉,但仅有30%左右的人购买过金镶玉,这表明金镶玉的传承与发展仍需努力。据志愿者了解到,自2011年金镶玉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金镶玉手艺传承人便积极开展非遗项目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传播金镶玉的文化以及制作工艺,吸引更多年轻的力量加入。与此同时,志愿者关于“大学生对大铜器进校园的看法”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铜器在年轻群体中的接受程度,大部分人并不看好,保护意识缺乏、资金缺乏、继承人老龄化等问题都显现出来。“大铜器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为郏县大铜器舞向年轻人普及创造了更好的机会,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项目的传承中。为了让大众了解金镶玉有关文化,志愿者在线上通过直播的方式普及金镶玉文化知识以及帮助金镶玉售卖,志愿者生动有趣地介绍金镶玉的发展历史,吸引了很多网友观看直播,效果良好。

非遗文化扬帆,且看吾辈弄潮。志愿者通过调研探究郏县非遗文化历史,深入了解了郏县非遗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同时,志愿者将继续走在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用自己的青春力量推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千古流芳。

http://www.dxsbao.com/news/486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河南学子三下乡—熟能生巧.”
今天是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是“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进行线上支教的第二十三天。今天早上,被闹钟叫醒,先在工作群里进行了健康打卡。之后就开始洗漱做饭,然后就开始剪辑自己课程的视频,在之前几次的…
湛江湖光岩——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来此调研
湖光岩位于湛江市西南部,距市区霞山约15公里,是雷州半岛上山清水秀,风景奇特的游览胜地,也是全国著名的火山口旅游区。经联合国地质勘探专家组鉴定,湖光岩是距今16至14万年间经多次平地火山爆炸深陷而形成…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调研湛江湖光岩的价值
一、湖光岩玛珥湖具有三大价值:(1)湖光岩有极高的旅游观光值。湖光岩青山绿水、终年气温比湖外低3底,强磁场有高度负离子区,数量高达每立方百米105688个,人称“天然氧吧”。湖内有建于隋朝末的楞严寺和白…
机电工程学院助力群防御群控、战胜疫情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力群防御群控、战胜疫情——爱心丙乙甲团队王万杰来到西路街道做疫情防控志愿者2022年7月22日爱心丙乙甲团队成员王万杰居家隔离时协助街道枣林社区进行返兰经兰人员核酸检测核实工…
湖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第五期培训班:趣味活动助推普,语言规范促振兴
趣味活动助推普,语言规范促振兴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营造改革开放环境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国家形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为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7月2日…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九曲黄河農情意”:追随总书记足迹,担当新农科使命。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九曲黄河農情意”:追随总书记足迹,担当新农科使命。大学生网报东营7月11日电(通讯员朱百佳)2022年7月6日,为“牢记总书记教导,奋进新征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
食安寨西行,助力三下乡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传递爱心与温暖,延续西农学子的奉献服务精神。正值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村助李婧决定通过自己的力量宣传寨西,吸引三下乡队伍来到寨西进行调研。李婧通过与食品学院团委社践…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走进红色基地,领悟百年党史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月25日电(通讯员扶晓玲李俊洁)清晨,东方出现了瑰丽的朝霞,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路旁树叶上的露珠顺着叶片滑落,街上是静谧的。平顶山学院“青春寻访红色足迹实践团”调研组的志愿…
瓷语团史 第一次线上会议
德州黑陶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为传承发展好黑陶文化,促进青年群体对陶瓷文化的了解,增强其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我积极参与到曲阜…
读书 品茶 五陶瓷
绣纹墩德州黑陶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为传承发展好黑陶文化,促进青年群体对陶瓷文化的了解,增强其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我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