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0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赴鄂州市、洪湖市、监利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华中院长王卫民教授的指导下,以小龙虾的稻田养殖为对象,来到鄂州市万亩湖小龙虾养殖合作社调查走访。
8日,在万亩湖小龙虾养殖合作社社长余国清的带领下,团队开展了关于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繁育模式的调研活动,对饲料投喂量与时间、控制水位、成活率、运输、等方面做了详细了解并记录。
清晨,余国清带领队员观察虾在环形沟浅水区域栖息情况。随着太阳的升起,队员们观察到虾都迅速地退回了水底。余国清说:“从虾在岸边的数量多以及活动比较活跃,根据经验得出虾的健康情况较好。”接下来,队员在农户的帮助下进行稻田放水。余国清解释道:“随着稻子的成长,水位不断的升高,高的水位可以保证虾的活动空间大,使虾的生长增快,其次高水位情况下病害发生的情况较少,水质的不容易恶化。”下午,队员们查看环形沟中的抱卵虾的情况。队员董港则对如何判断抱卵虾健康情况提出了疑问。余国清解释道:“正常的虾腹部抱的卵呈黑色,腹部白色,而得了白斑综合症的虾腹部为黑色。”
参观过程中,余国清向队员们介绍了“虾稻共生”的好处。共作的模式让他们感受到自然和生态的强大力量,这是因为虾和稻构成生态关系,虾苗在自然生长的同时,不仅对水稻没有副作用,还可吃掉稻飞虱,使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0—75公斤。同时,水稻又给虾苗提供阴凉,使虾苗在适宜的水温和环境下成长。“万亩湖的牌子打出去了,我们的虾苗成活率高达95%以上,色泽光亮,活动力强,外地客户都来抢购。”余国清说。
团队成员通过田间调查,发现万亩湖的小龙虾养殖具备基本的防逃防病措施和完善的养殖体系。同时,队员们提出了建议,万亩湖水质的天然优势对小龙虾养殖影响很大,所以要继续以生态自然发展为主,在规模整合上加以努力。
9日,队员对合作社的一些散户进行了采访。采访之后,团队成员对农户的养殖经验及遇到的问题做了整理,并对他们养殖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指导。
经过四天的实践,团队收获颇多。队长邝鸣说:万亩湖稻田养虾,用生态养出了成活率很高的优质虾苗,两季养殖模式为养殖户创造了成倍利润。稻田养虾是水产与实践结合的一个好的例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知识融入了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每个环节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生产行业的热爱,激发了我们对专业的认同感。”
http://www.dxsbao.com/news/438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