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草编工艺,编织梦想未来
7月16日,由四川农业大学“新桐”社会实践团队在雅安市上里镇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的传统手工文化暑期夏令营的第二堂课正式结束,在这堂课中,学员们学习了草编的编织方法以及草编发展的历史,加深了学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 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令据 《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到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 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 草席、草扇、 草帘及 僧侣信徒打坐的 蒲团等。 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
草编的种类极多,它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的工艺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故草编工艺在中国民间十分普及。
草编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其价值不仅仅是囿于一种经济实用链条,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愉悦和鉴赏功能。通过文化手工课堂的方式,能使草编工艺更加深入人心,得到发展。
作者:龚兴媛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
2017年7月15日
http://www.dxsbao.com/news/432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