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烟雨江南传承百年精神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办公室

位于浙江嘉兴的南湖之所以景色优美,是因为这里有建于元代的烟雨大厦,但是因为载有革命火种的红船而闻名于世。2021年7月17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嘉兴南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嘉兴南湖、游人织梦、湖心岛畔、一条红船静卧水面,而董必武老先生也在1964年重返嘉兴南湖时感慨万千写下如此绝句赞美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伟大历史时刻。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

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后毁。遗址现无存。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后经过扩建、重建, 逐渐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盛赞烟雨楼图。烟雨楼在湖心小岛,建起后,几经兴废,历史沧桑,直到民国7年(1918)嘉兴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捐款重建烟雨楼。

那年,南湖是嘉兴着名的观光地,有烟雨大厦。建筑名字浸润着江南文化的气息,在阅读之前多少楼台烟雨迷的画面。现在的烟雨大楼,经过明清两代的改建,成了双层建筑。

进入第一层大厅,前前面的柱子上有烟雨楼台,革命萌生,这里有星火的风云变化,春天醒来,到处听到雷鸣。这对联是董必武写的。与此同时,他也是十三位中表之一。

到了二楼,靠楼看,亭台楼阁,假山池台像水墨画,铺在眼前。西北角的八角轩、东南角的方亭和假山顶的六角亭,是江南典型的园林景观。第二层大厅也有坐在天上的对联,客人都是仙人,烟雨很多,像水一样,方舟最高,湖波胜西子,月落花瓶。

眼睛下面是碧波荡漾的南湖,湖里停着红船。风雨飘荡的大楼,经过七百多年不倒的南湖,岁月变迁的湖光山色,长期不衰。因建筑物、湖泊而闻名江南,因人群、船舶而闻名世界,是幸福的。

景色优美,红船游客更熙熙。很多人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南湖。如果南湖没有这艘红船,它将成为武汉东湖、杭州西湖,只留下美丽的风景。

那年的船已经找不到了,南湖的红船成了党旗、丰碑、传说。

百年过去,党的力量日益强大,新一代领导乘上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前进!

http://www.dxsbao.com/news/3922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探寻兴农之路,助力农民致富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7月18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梅美与共队前往梅州市大埔万川千红农业融合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并与梅州万川千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名漾设计:三下乡心得体会(三)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获得最多的感受是幸运和感动。很幸运我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也很感激能遇到一群令我感动的人。虽然活动仅有10天,但给我的却是一生完美的回忆,也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暑假我与…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按照实践标准,河南工业大学机电红色脉动小队队员李泽坤于2021年7月17日在社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观察和询问,包括对路人一些关于去年疫情防控以及对脱贫攻坚的见解及认识。“历…
名漾设计:三下乡心得体会(二)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
名漾设计:三下乡心得体会(一)
向日葵顶着炎炎酷暑。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
观察参与贺营村的“河洛党建计划”实践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基层基础工作“…
红色青春轻骑兵暑期三下乡‖走访慰问显真心,建设和谐促安全。
尊老爱幼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在快速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老人儿童是社会最需要关怀的一类群体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
推广普通话,共铸爱国魂
语言文字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彰显着文明的递进。语言文字更是沟通的桥梁,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重要的工具。为了提高我国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和质量,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佛山科学…
回首红色记忆,重温爱国情怀
又是一年七一已至,今年却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因此“红色脉动实践小组”小组成员尤彦涛以“品红色经典,状爱国情怀”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长沙韶山作为毛主席的故乡,也是那…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嘉兴南湖、游人织梦、湖心岛畔、一条红船静卧水面,而董必武老先生也在1964年重返嘉兴南湖时感慨万千写下如此绝句赞美中国共产党诞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