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石浦渔民捕捞了两条重达7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鱼,其中一条还未上岸就以14.8万元的高价被买下。为何野生大黄鱼已经处于如此濒危地步但渔民们仍趋之若鹜,商人们乐此不彼?
(图片来源于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为“四大海产”之一的大黄鱼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现象频发,大黄鱼产量极速下降,面临着消失的危机。纵然增殖放流、休渔期等一系列措施都在密切的实施中,但成效甚微。对于靠海谋生的地区,过度的渔业捕捞、频繁的误捕偷捕仍然是威胁野生种生死的重要因素。
(图为1949年-2018年大黄鱼年产量变动)
根据以往研究表明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在营养组成、外部形态等多方面存在差异。野生大黄鱼全身金黄,鱼口特别鲜红,养殖的颜色就根本没有办法相比。野生大黄鱼从海里捕捞上来时,由于气压减低引起鱼鳔爆破而毙命。从营养结构上来说,野生大黄鱼低脂肪高蛋白,是优越的高蛋白食物来源,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价格的巨大差异。
(左:野生大黄鱼 右:养殖大黄鱼)
那又是什么造成了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浙江海洋大学一研究大黄鱼的团队的注意。野生和养殖大黄鱼的生存环境和饵料存在巨大差异。野生大黄鱼的整个生活史都在自然海域进行,主要摄食自然海域的浮游生物,而养殖的大黄鱼主要利用深海网箱进行,生活环境条件单一,饵料也以人工饲料为主。该团队就根据以上差异,从饵料方面着手,探究野生大黄鱼生物饵料结构,为大黄鱼的人工养殖和野生大黄鱼的资源恢复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现今“保护渔业资源,促进生态修复”成为社会热点,关于大黄鱼饵料生物及摄食的研究很多,但对其真正饵料生物的探究甚少。该团队于2020年秋冬季节对杭州湾和舟山海域的大黄鱼渔业资源进行了监测,利用饵料生物、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与大黄鱼野生种群出现概率之间的关系,利用GLM模型建立了野生大黄鱼种群的预测概率模型。
(图为团队成员和采集的野生大黄鱼样本)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大黄鱼胃含物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大黄鱼的高值区出现在舟山近海,而杭州湾内出现概率较低,这一结果与模型预测的基本吻合。这验证了该团队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应用该研究成果,该团队可以更好的掌握大黄鱼的出现概率,探寻大黄鱼中央渔场及保护区,为建立可靠的大黄鱼天然索饵场、海洋牧场的建立以及大黄鱼幼苗的野化训练提供新思路。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news/3415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