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自从到了基地之后,就没有试过早上7点以后起床。每到清晨6点多,在这个天气明朗得不像话的时段,小学生上楼梯的跑步声便会传进宿舍里,孩子们兴奋又急促的步伐似乎提醒着我: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不要再睡懒觉啦!
在我讲英国文化的时候,我原本以为这种理论课相对于手工等实践课而言会非常的吃亏,但我发现孩子们很快便进入了状态,看着我做的PPT,一起好奇地探索了一个陌生的国度——英国。当他们看到饮食部分时,几乎个个都口水直流,但他们并不会觉得英国的所有食物都是好吃的,比如他们看到牛尾汤的时候,会跟我说:“这好像还没有我们家做的汤好喝。”
令我非常惊讶的是某些学生居然拥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知识。我很不解,且不论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固然匮乏,水郁小学作为一所民办学校,为什么有些小学生可以知道得这么多?比方说,我今天讲到英国的首都伦敦时,有人竟然讲了一句:“San Francisco.”我愣了一下,呀,这是小学水平么?但我还是立刻表扬了这位同学:“很好,但是你说的是旧金山,旧金山是在美国的。”我现在想了一想,或许小学课本中有简略地提到这个地名,无论如何,如果我记得,一定会再去问那个孩子他是怎么知道的。
当我没有课的时候,便会去听课,顺带管一下纪律。我的体会是,听课的时候不能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最后面,而是要多点走动去跟孩子们交流。其实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怀,非常的需要。在一次手工课上,大家都在学折樱花花瓣,我巡堂的时候刚好发现有一个男生的手很拙,折了半天都没成形。我很想帮他,可是我是半途进教室的,也没听到该怎么折这个花瓣。但我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柯雅晴,你知道怎么做的,帮帮他吧。然后我便观察他前座女生折纸时的步骤,看完之后,又胸有成竹地返回去教他。我帮他把花瓣都粘起来时,对他说:“丑是丑了点,但你还是接受它吧。”语毕,他默默地将这朵花放进了自己的袋子里。幸好,我既帮助了小学生,又成功地挽回了大学生的颜面。
撰文/柯雅晴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盛夏之星”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news/29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