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杏花书院三下乡|铭记:重温红色记忆 追寻最美工匠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作者:杏花书院

追寻最美工匠

7月7日、7月8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杏花书院“青年之声”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许村重温红色记忆,追寻最美工匠。他们走进抗战红色文化记忆展室,聆听抗战故事,传递太行精神;他们走进明清古街,学习牵绣非遗技艺,观赏废铁艺术,感悟工匠精神。以青年之声,传文化之魂。

记忆展室 走入抗战岁月

翻开历史,解读长卷,志愿者们在村民的带领下一点点地了解许村的抗战故事。池必卿在许村、浦化人在许村、叶成焕在许村、八路军“老二团”在许村……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历史事件摆在志愿者们的面前,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应该做到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今日山河日新,吾辈自强。

走访聆听重温红色记忆

参观了许村抗战红色文化记忆展室之后,志愿者一行人来到村里78岁老人家中了解当年的抗战故事,老爷爷说,虽然他没有真正经历过抗战,但是他出生在战争年代,亲身体验了抗战的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输方式从人力挑担到小平车再到现在的汽车,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凤台小戏 传递太行精神

志愿者聆听凤台小戏《逃难》,用便于传播的民间小调形式,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许村百姓饱受战火,却全民抗战的故事。凤台小戏在50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把富有南方风味的艺术小曲逐步演绎成具有北方地方特色的小戏。凤台小戏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用声音讲述身边的故事、用声音来记录历史的痕迹。凤台小戏,向“青年之声”服务队的志愿者重现了极富传奇色彩的抗战故事,抚今追昔,回忆往事,留在志愿者心中的是浓重的印痕和永远抹不掉的红色记忆。

穿丝纳锦牵太行风情

牵绣传习点的老艺人白巧英是和顺县牵绣、组合立体绣创始人,是祖辈传承牵绣技艺“第八代传人”。她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被称为“和顺最美工匠”,她的牵绣精品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比赛中获得20多项金奖。尽管荣誉满身,她却始终不忘初心,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完善自己的工艺,用追求卓越的心态完美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传习点志愿者们看到白巧英师傅亲自指导村民牵绣针法、配色等,和村民们一起探讨、分享经验,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及更多人的牵绣技艺水平。白巧英师傅也利用农村农闲时节,多次为和顺县妇女及贫困户集中培训,在和顺许村就有10余名牵绣技术骨干,和顺县大部分的农村贫困户妇女技术得到提升,通过牵绣作品增加家庭收入,助推脱贫增收。

打浆、糊裱、晾晒、裁剪、绣制,在牵绣传习点聆听白巧英师傅介绍牵绣工艺,向手工艺人学习简单的牵绣技艺,一丝一缕、一针一线,绣花针在手中的绣样上游走,认真的去学习去请教,亲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

金锤打花有新意

志愿者们来到许村第一代铁艺创始人郝志强的家中,和铁艺匠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交谈。许村铁艺匠人把一块块冰冷僵硬的废铁、零件,变成栩栩如生、有趣好玩的艺术品。志愿者们感受着匠人的奇巧构思,为这些被赋予生命的工艺品发声。志愿者们走出校园,走近匠人,用双眼去发现,用心灵去体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巧。

走近许村抗战红色文化记忆展室、聆听老一辈人的红色故事、随着凤台小戏重回战火岁月,带给“青年之声”服务队志愿者们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无尽的思考,让志愿者们更加铭记历史,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体验牵绣文化,感受废铁艺术,学习手工艺者的工匠精神,带给“青年之声”服务队志愿者们新的文化感悟,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传统工艺发声。

http://www.dxsbao.com/news/1808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下乡——金戈铁马 ,亮剑精神
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7月13日,邵阳学院“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在邵东县魏家桥镇报公铺小学开展了军体拳课程。首先,志愿者教给孩子们预备姿势、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
平谈生活里,有你们便是幸福
(图为后勤组组员们在准备食材)(图为后勤组组员在准备食材)(图为后勤组组员们在炒菜)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有这么一群人,朝霞见证了他们的辛勤,皎月见证了他们的汗水。他们是三下乡团队坚实的后盾,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西石羊社区暑期实践活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近年来我国对党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农村地区也加强了对党的管理。要确保乡村有效的治理,就要打造一个坚强的基层党总支,培育优秀的…
筑梦蔬菜之乡气象调研团出发
7月13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访“绿色硅谷”,筑梦蔬菜之乡气象调研团正式出发。首先,在队长王夏的带领下,团队上午6点在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北门集合。据悉,随着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以及村民经济收…
重走红军街,再品长征情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7月10日,福州大学海洋学院赴宁化县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三明宁化县,重走凤山村红军街,领略遗址下的长征精神。凤山村,原名凤凰山村,是宁化县的下辖村。这里被…
在六天的时间里
三下乡的第六天,为期15天的三下乡生活已然快要过半,我已经彻底适应了三下乡的生活。在这六天的时间里,我渐渐适应了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了每天按时去给孩子们上课。从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时的紧张,到现在…
体会南京文化风景—中山陵
炎炎夏日,微风迎面吹来,带着酷暑的热气,本以为会是人烟稀少,似乎这些挡不住游客们的步伐。本次我们参观了中山陵,一路有着赏心悦目风景和那顶着太阳缕缕不绝的游客。有的是第一次来,有的是时常来此体会…
改善性教育空白,普及乡村性知识
杨娜讲授性知识同学们认真听讲(通讯员单外平汤美玲)为了让芙蓉山的孩子们不再谈“性”色变、正确认识“性”,改善乡村性知识盲区的现状。7月13日,公管院赴益阳安化实践团开设特色性教育课程,传播正确“性…
古阳河水育茶乡
古阳河水育茶乡(通讯员:刘鑫刘凯张啸宇)在群山之中,有一条河静静流淌着,人们沿河而居,慢慢就有了一座叫古丈的小县城,当地的人们把这条为他们带来生机的河流叫做古阳河,茶香从这个小县城飘向神州大地…
泰州学子走入西冯社区探寻乡风治理建设
在过去的十九大报告中,党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的总要求,为此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校园通讯社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依据“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