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You Tube发布博文称,在过去一周里,已禁用针对未成年人视频的评论。未来几个月,也将禁止用户对未成年人的视频发表评论,并启用新的评论分类器来识别和删除掠夺性评论。
You Tube采取上述措施源于2月17日You Tube用户Matt Waston爆出的一段视频。该视频指出You Tube平台通过算法为用户推荐“敏感视频”,一些恋童癖者在关于未成年人的视频下进行不当的评论。这一视频发布后,随即引起热议。同时有人指出,You Tube在“敏感视频”前播放贴片广告,出现迪士尼、雀巢等国际品牌的视频广告。事件曝出后,一系列广告商纷纷从You Tube平台撤出。截止目前,迪士尼、雀巢、Epic Games、麦当劳等广告商暂停对You Tube平台的广告投资,智能健身服务商Peloton已要求You Tube调查此事。
品牌事件曝光后,You Tube平台立即采取行动,启用禁止对未成年人影像评论的功能,并将非法评论的用户信息向政府报告,删除违反规定的评论。事实上,早在2017年《泰晤士报》就曾报道称,在You Tube平台上一些大品牌广告和不良视频一起显示,吸引无数恋童癖者发表评论。当时You Tube公司采取突击行动,对内容进行删除清理,并强调加强管理。但是现在又曝出You Tube平台同类负面新闻,大量涌现的负价值信息令平台的可信度降低。
You Tube公司对待不当内容问题一直采取含混不清的态度,令人们对平台的忧虑和不信任进一步加深。“这种事已经发生很多年了。”美国反性剥削中心(NCOSE)的宣传推广副总裁 Haley Halverson说道。他认为You Tube 一直在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对待平台上的不当内容问题,You Tube 应将创造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像打鼹鼠游戏一般突击式地应付。
You Tube品牌事件发酵的背后反映出许多网络平台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将公共利益与社会责任作为牺牲品。同样国内的许多网络平台也存在这类问题。近几年,网络水军层出不穷,不良信息弥漫网络,干扰正常秩序。2018年7月,抖音因投放的广告中出现侮辱英烈的内容问题,被要求启动广告业务专项整改。前段时间因贩卖社会焦虑来吸引读者,收割流量,咪蒙微信公众号被禁言整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内容治理和审查仍是网络平台治理和规制的重要问题。
http://www.dxsbao.com/news/1559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