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徐悦)现今农村教育应该如何发展?新时代下公益性民间教育组织对乡村教育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这样的教育组织面临怎样的困境?围绕这些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5人赴郴州市宜章县一六镇白家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行动。
此次调研深入研究了白家村教育促进会作为乡村教育振兴“助推器”的历史基础、结构剖析、运行机制和效果分析。其中,白家村教育发展促进会运行机制分为一个中心点和三条工作线。三条工作线为:基础教育线、红色教育线和社会教化线。在此之中并以各种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白家村的发展。其中主要有:每年一次的春晚,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相聚宜章白家大型活动加强同国际白氏宗亲会的联系,扩宽促进会发展渠道,打响宣传号角,塑造教育发展促进会的公众形象;重阳节老人剃头、饺子宴推动尊老风气形成等;还有道德讲堂、开笔启蒙仪式等。教育发展促进会顺应白家村教育发展实际程度和促进会未来发展需求开展活动,以“星星之火”于潜移默化之中,发挥乡村公益性民间教育组织的教育功能,以点带面,促进村民思想境界的提升,隐性、间接带动了白家村各方面发展。
调研团通过此次调研得出启示:乡村振兴应当为乡村全面性振兴;公益性民间教育组织在乡村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政府和社会应积极催生和扶持乡村公益性民间教育组织并进行引导;公益性民间教育组织应因乡制宜开展活动;公益性民间组织应健全组织制度以培养自身的持续性。
http://www.dxsbao.com/news/1500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