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绮又替广大女同胞们出头了。
11月18日,俞敏洪在演讲中称,“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此言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广泛谴责。女演员张雨绮在个人微博上发文称:“我只能说,北大的教育和新东方的成功都没能帮你理解女性的价值,没让你能理解什么是平等的两性关系,甚至没帮你搞明白什么是平等。”当晚,俞敏洪被骂上热搜。随后,他在个人微博中就自己演讲时的不当言论公开回应说,“由于没有表达好,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误解,在此深表歉意。”
俞敏洪的一番言论引起众多网友和媒体对他的口诛笔伐,甚至有人连他的新东方也一起骂个狗血喷头。不过,这一事件中有一位特殊的“受益人”,那就是张雨绮。点开18日当晚的微博热搜词条#张雨绮diss俞敏洪#,许多“对张雨绮路转粉”、“张姐,就是刚!”的言论霸占屏幕。人们回忆起9月份她与丈夫袁巴元前一天因家庭纠纷闹到派出所,第二天就宣布协议离婚时干脆霸气的作风。当时那个不在婚姻中委曲求全的张姐,与如今在网上公开反驳歧视女性言论的张女侠重合。她为追求性别平等发声,她活成了许多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想活成的样子。“张姐”人设的走红,反映出了当今社会上人们对独立、自信且自强的女性形象的欣赏。但仅仅因为这个,张雨绮就可以在经历了艺人们都避之不及的离婚和涉嫌家暴事件后大量涨粉,就可以凭借一番指责的言论俘获无数路人的心吗?
其实,在张雨绮收获无数好感的背后,反映出的还是人们、特别是女性对两性更加平等的社会的期待。无论是在传统观念里还是现实状况下,因性别差异产生的男女性社会差异和刻板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像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主外女主内”等说法并没有消失。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刻板印象,让一些人对于女性作为一个整体的认知,不时出现失调。当女性“天然弱势、对男性或者强权依附性更强”这样的失调形象广泛作用时,如张雨绮一般勇敢自信、毫不妥协、雷厉风行的大女人形象就起到了展现女性价值的作用。人们喜欢她,不只是因为她的个人魅力,更是因为“张雨绮”这个符号背后表达出的精神——每个女性都是独立个体,要承担自己的义务,也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在中国社会里,一方面,顽固守旧的价值体系依然占据着主要阵地,社会舆论和道德束缚很多时候会限制女性在社会上展现更多个人风采。另一方面,网络上为女权发声的高涨势头有一部分演变为漠视义务、追求特权的“女权癌”。但在追求性别平等的路上,我们想要消除社会歧视现象而高呼的女权,其对立面其实不是男权,而是社会的刻板偏见。无论是在传统观念里还是现实状况下,男性和女性在诸多方面都有不同,例如男性的力量强于女性等等。但是这种不同只是基于大多数甚至部分个体而言的,女性不一定都柔弱,男性也不一定都强壮。一概而论往往会抹去社会的多元化,也会抹去许多个体应有的权利。我们应当努力的,是无论出于何种性别、怎样的人生,只要是不违法,出于个人意志的行为都应当被尊重。当我们的社会能够不再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别人、不单纯以“男性”或“女性”这样的标准去约束人,即可谓“天下大同”已。
http://www.dxsbao.com/news/1451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