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根源和基础前提。7月19日,湖南商学院逐梦益行团队赴张家界武陵源区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生产基地,在湖南省工会十六大代表即张家界乖幺妹副总经理张甜甜的带领下,参观武陵源区土家织锦的工作车间和产品展示区。
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是专门从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研发设计、生产与传承推广工作的民营独资企业,是武陵源区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依托张家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实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确立了以文化带动产业,产业带动扶贫的发展思路,并致力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整合、开发和传承推广,现有原始木质腰机120台,是目前武陵山片区大的土家织锦生产基地,并获得了“湖南省具发展潜力传统技艺项目”、全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神工百花金奖”、“湖南旅博会银奖”、“中国优秀织锦传承人”等多项荣誉。
土家织锦不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寄托着人们的脱贫梦。在工作车间里参观时,我们观摩着女工穿梭、走线……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织锦在土家阿妹手中徐徐展开。张总说;“土家织锦制作工艺复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为贫困户提供了不少岗位。我们前期会对女工进行带薪培训,等到技术成熟后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在这里的员工几乎都是贫困家庭的留守妇女,他们在家里除了照顾孩子,也需要一份工作,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而我们也很愿意来帮她们改善生活状态。”据张总介绍,截至2016年底,张家界已完成乖幺妹土家织锦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龙山县等五个生产基地的布局,先后培训员工1200多人次,直接在乖幺妹生产基地上岗员工达300多名,而武陵源区生产基地成为重点产业扶贫项目,2017年底为1400多户贫困户分红154万元,人均增收1100多元。
“乖幺妹”指尖编就脱贫美“锦”。随后我们参观了产品展示区,刚一进来,我们就被西兰卡普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所吸引,一路上,我们都沉浸在历史长河沉淀着民族民间美术中,团队一名成员说:“在这里,我都不敢大声说话,怕扰了这里厚重的文化气息。面对众多的陈列品,张总跟我们说企业的创立是为了抢救、整合、开发和传承土家织锦的传统工艺,秉持“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基本思路,采用农户+基地+公司的运行模式,他们和政府达成合作协议,总投资601余万元用于土家织锦项目,编织出五彩斑斓的"土锦",也编织着灿烂秀丽的脱贫美“锦”。
张总说,“乖幺妹”土家织锦涵盖收藏艺术品、居家装饰、服装、服饰和实用类产品600多种。一个女工织一块40*50cm的图案需要3天的时间,花色多少和图案的复杂程度决定了织锦的进度,花色越多,图案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对于一幅经典的“西兰卡普”,一个技术娴熟的女工要织两个多月才能完工。所以“乖幺妹”从来不在产量上追求过多,也不想成为快销的大众旅游商品,它存在的更多意义,是将土家织锦的传承工作与张家界旅游业联系起来,将土家织锦开发成旅游商品,融入市场,从而让土家织锦进入百姓生活,向全国、全世界展示张家界的土家织锦文化。
张家界“乖幺妹”,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企业创始人丁世举说:“在非遗产业化过程中,为迎合市场需求,会不断促进土家族织锦开拓创新。” 从公司决定将土家织锦的传承工作与张家界旅游业联系起来,将土家织锦开发成旅游商品时,土家织锦就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些的演变,将传统织锦手艺与市场流行元素结合起来,从原材料、花纹图案、用途等的变化,到设计者与制作者的分离,在继承的基础上完成创新,不断融入市场,使得产业化不断壮大。张总说,“乖幺妹”下一步将对土家织锦进行深度研制与推广,特别是在品质建设和土家文化元素上,力求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采用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将民俗与时尚文化完美融合,努力把土家织锦打造成张家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正如企业创始人丁世举说“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就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在武陵源区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生产基调研参观后,团队成员说;“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社会各层绵绵不断的发力,是每天都有成千上百贫困群众忙碌其中,获得收益、养家创业、脱贫致富。
http://www.dxsbao.com/news/1292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