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欣雨)为传递爱与知识、助力农村发展、寻觅及宣传沂蒙老区红色基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先后成立“薪火相传”调研队和“薪火相传”支教队两支队伍,奔赴临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7月末,“薪火相传”调研队以“探寻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以及十九大以来的老区新发展新变化”为主题,前往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参观走访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项目、“绿爱”创意糖果设计生产公司等地。8月1日,“薪火相传”支教队来到临沂市费县胡阳镇金阳村进行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
8月3日,支教队经过两天的适应及研讨调整,支教活动步入正轨,各成员分工明确,教务组、后勤组、安全组、文体组各司其职。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伴随着充满感情的朗读声,支教老师带领学生赏析了冰心的著名诗歌《纸船》,引导同学们进入属于孩子与母亲的温情世界。朗读之后,老师具体讲解了诗歌的比喻、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让孩子们对这首诗更加了解,真切感受到冰心与母亲之间浓厚的感情。在“纸船传情”环节,同学们纷纷将对母亲的感情化为文字书写在纸上。
李怡霖同学在课上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所作的诗歌,“听,这是一个小女孩的心声。看,这是纸船的奥妙……那么母亲,我甜蜜的爱就注入这张纸船里。小小的纸船包含我的爱意,就让它随海飘扬。大海啊,大海,请把这纸船送给伟大的母亲吧!”这首小诗传递了李怡霖对母亲浓浓的爱意。虽然孩子们诗歌技巧运用的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他们感情十分真挚,真切表达出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赢得同学和老师们阵阵热烈掌声。在金阳村,“空巢化”现象十分普遍,孩子长时间见不到父母,缺少与父母爱的交流互动,这是支教队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老师们借助诗歌的形式,让孩子们通过文字写出自己的内心,说出“爱”的宣言。后期支教队也会根据孩子们的作品与他们的父母取得联系,进行交流,建立起爱的桥梁,使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关注儿童成长。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看到老师将“文房四宝”拿入教室后,同学们就纷纷好奇地围了上去,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自己的作品。上课铃响后,老师具体介绍了书法的悠久历史、带领同学们领略书体的风姿各异,欣赏优秀书法作品。在学习了规范书法坐姿和“五指执笔法”后,孩子们如愿以偿拿起了毛笔开始了第一次书法尝试。书法课老师赵欣雨在课后感叹:“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对书法课高昂的兴趣、认真听课的态度更加激发老师的干劲。”支教队致力于系统地教授书法基础知识、培养孩子们的书法兴趣,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虽然持续高温给支教队带来一些困难,但是丝毫没有减弱队员们的热情,老师与孩子们相处十分融洽,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教学任务。“薪火相传”支教队队长朱丽说道:“我对我的队员和同学们十分有信心,相信队员能够教的好、孩子能够学的好,十五天支教活动之后,我们和孩子们一定都会有很大收获。”
http://www.dxsbao.com/news/1284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