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苦心孤诣携手共筑童心梦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 张鑫伟 张夏佳

为了体会儿童的内心世界,给更多的关爱和照顾,7月2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公益新时代,青春共成长”——东科助老爱幼服务调研团在舟山佳音教育培训中心展开书法教学活动,用童心点亮孩子们的未来,用墨香晕染他们整个童年。

ͼ1.jpg

始之有初 兴趣使然

在学院“点墨书法社”社长张夏佳的带领下,队员们给佳音培训机构的小朋友带来了书法课堂。小小的教室里,坐满了暑假班的小朋友。下午3点的铃声响起,孩子们都安安静静闭上小嘴,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老师的授课。

在小老师的有效领导下,初次接触书法的孩子们逐渐对书法产生兴趣。

“我可以开始写字了吗?老师,我会写很多字的。”一名活泼可爱的女生说。 在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从最初的握笔开始学起,慢慢地,学会了一些书法的技巧,逐渐可以书写成形,直到写的越来越规范整洁。

ͼ2.jpg

墨香进童心 一脉永相传

在孩子心里,永远有对新事物的盼望,队员们俯下身体走进孩子的内心,把知识融入有趣的书法课堂,让孩子们品味并领悟中华传统的精髓。课堂中,队员们积极引导孩子,向孩子们讲述古今的传统文化,课堂气氛十分融洽。“这次书法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书法,看到他们对书法产生浓浓的兴趣,这值得点赞。”周老师评价道。墨香浓浓的回荡在教室里,孩子们露出灿烂的笑容,对他们来说,这节课给了他们很好的启蒙。

ͼ3.jpg

初试身手 一鸣惊人

孩子在懵懂的年纪渴望去尝试一些新事物,他们清纯的灵魂不带有任何污染。一笔一划间,仿佛可以看见,那是他们与心灵的对话。泼墨于纸上,就是飞花满天的世界。他们也许不知道,成长的过程充满着无数的挑战,但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也许就会一鸣惊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隐隐约约之中,体会那种不一样的懵懂。

ͼ4.jpg

相处有缘 满满收获

书法课结束后,孩子们和队员们一起唱《学猫叫》,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满满,希望孩子们在将来的学习中不忘初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书墨谱写青春,公益燃希望,在活动中收获美好,队员们的努力带给了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童年,是美好的,充满快乐的。在这美好的年纪,拥有最美好的理想。孩子们需要的不是虚伪的面具,他们渴望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有你有我,结伴携手,给他们一个温暖幸福的童年。

http://www.dxsbao.com/news/1212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踏上湘军古道,重温古人精神
(通讯员:朱喜林 杨冰清)湘潭石鼓镇上有一条湘军古道,相传是当年曾国藩带领他的军队走过的路,7月26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县石鼓镇暑期社会调研团来到了湘军古道的起点,开始了重温古人道路的征程。(图 …
志愿与我 八月蝉噪 今朝尾音
这里是2018年7月26日清晨的金山镇,刚刚接受了一场暴雨的洗礼。雨后的金山镇呈现出一片平日里难得的清冷色调,炎热的金山镇因为这场暴雨终于有了些许凉爽。小镇上人们的生活仍然继续着昨天的步调。可今天,已经是我们义务教育活动的倒数第二天了,也是孩子们能在课堂上与我们…
携“一带一路”青年,溯汉字文化根源
2018年7月24日,茗墨中国行社会实践团队,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走访洛邑古城和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品味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感受中国文化的生命基元。…
细细缓缓,志愿同行,情暖七月
为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重大理论精神,更好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学生来到了金山,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丝路筑梦译学团:风雨征程七十载 饱经风霜踏歌还
  7月26日,“丝路筑梦译学团”全体队员在钟振洪书记带领下,前往涝坡镇李家鸡山村去慰问建国前的老党员们。跟着热心的村民,队员们来到老党员李文合老人和李文良老人的家中,向他们送去最真挚的问候,同时也去 …
文明连接你我,志愿点亮金山
2018年7月2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金山的第六天,也是最后一天为孩子们正式上课的最后一天,明天便是孩子们的汇报表演。…
公益新时代 全员献爱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面对13亿中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这份美好生活有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
唢呐声响,文化未绝
(通讯员:朱喜林 杨冰清)7月26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县石鼓镇暑期社会调研团来到了石鼓镇唢呐培训班对唢呐老师易老师进行采访,以了解唢呐在石鼓镇的发展和培训班的情况。易老师的培训班开了有几年了,所 …
陕西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科技果投稿
我们是陕西科技大学赴铜川市印台区科技兴农,打造样板间-科技智慧屋实践团。以赤诚之心,尽绵薄之力,助力铜川市印台区印台村科技发展。帮助当地儿童了解科学技术、感受科技魅力,通过实践团成员的亲力授课,以科学实验‘、3D打印技术、机器人等为主要授课内容,培养科技爱好…
贵州学子聆听“延安”之声:继承延安情 奋进新时代
为加强“黔延”知行服务队全体队员对“延安精神”内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解,使进一步了团队成员了解延安的“多色”城市形态,挖掘更深层次的新时代延安精神,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黔延”知行服务队全体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