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文拿)汴京灯笼张始于清朝,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已是第七代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第六代传人张金汉“中国民间文艺家”称号;2008年,“汴京灯笼张”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8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非遗文化调研团来到开封市“汴京灯笼张”博物馆,对传统灯笼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寻访。
传统灯笼寓意深,彰显古人智慧
进入博物馆,各式各样色彩明丽,造型各异的灯笼映入眼帘,镂空灯、走马灯、脸谱灯、宫灯……灯光一开,整间屋子熠熠生辉,仿佛感受到节日的喜悦氛围。张老师详细为队员们介绍了“五谷丰登”灯,这是一种无骨灯,整个灯笼用稳定的几何结构支撑,造型是象征了圆满的圆形,灯的表面可以设置不同的图样,表达不同的寓意,还可以和年画、汴绣等传统工艺结合起来。
为丰富灯笼的寓意和文化,将灯笼文化延伸,张老师寻遍全国,搜集了各式灯具、木雕等。“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古人用含蓄的方式把美好的寓意表达出来,比如,用葡萄寓意多子多福,用仙鹤寓意长寿,这就是传统文化。这些纹饰的寓意丰富,细节讲究,而且有年代特色。
家族文化难舍弃,百年坚守传承
“以前,做灯笼是利益驱动,谋生手段,现在,它不再是追逐物资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传承,是为了坚守。”这两百多年间,汴京灯笼张经历了历史的沉浮,张老师告诉队员们“对家族技艺的责任和情结连接了七代的传承”。在手工艺衰落的时期,也是汴京灯笼张最困难的时候,由于被打压和限制,很多手工艺人不得不转行谋生,但张老师说:“手工艺人被迫转行,行动上可以禁止,内心里这种情结是不会变的,当国家开始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时候,被压抑的情结就会爆发。”。经历了柳暗花明后,所有困难都是过眼烟云,“有目标有行动有坚守,所有问题都能解决”。这种责任感烙印在每一代传承人的心中。馆内留存的最大一盏灯是千眼千手佛灯,是第六代传人张金汉率全家用了半年时间做成,内含动力装置,可通体360°旋转。这不仅需要成熟的传统技艺,还要求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和学习。当社会环境改变后,原有的状态会被打破,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灯笼文化发展的重点。
扩大非遗影响力,传统融入生活
古时的灯展是全民性的,尤其是元宵节这一天,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都要上街看灯笼,人人可观赏制作,人人平等。而现在,由于利益、安全等种种顾虑,已经很难看到大型传统灯笼展了,这也是灯笼文化随时代逐渐淡没的原因。
张老师说:“非遗的保护应该紧扣‘传统文化回归生活’这一理念,只有当传统的手工艺回到生活中,才能焕发出生命力,拥有传承和发展的动力。”因此,张老师目前致力于面向全民推广灯笼文化,通过举办灯展、灯笼制作比赛等形式让大众参与进来,将传统的灯笼融入大众的生活。如何将灯笼现代建筑、现代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也是张老师正在研究的问题。
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连续举办了十五届的灯笼文化节,张老师对于校园灯笼节、灯笼设计制作大赛的举办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张老师强调现阶段大众的参与度很重要,能让大众关注到灯笼文化十分不易,“如果那些愿意主动参与的人都得不到积极地引导和鼓励的话,那么谁还会参与这件事呢?因此,活动的举办如果能让参与者收获喜悦,获得成就感,效果就达到了。”今天,团队成员们就做了一次参与者,在张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亲手制作了简易的莲花灯,看似简单的材料经过一步步的制作变身漂亮的花灯,队员们的内心惊讶而满足,脸上透露着喜悦。
经过与张老师的接触和交流,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张老师作为非遗传承人对传统灯笼文化的热爱与对汴京灯笼张这一家族文化传承的拳拳之心,加深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保护发扬非遗的决心。积极关注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包括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news/1211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