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走进开福区清水塘, 探索垃圾处理模式

来源:大学生网报 湖南商学院 作者:周鑫

走进开福区清水塘, 探索垃圾处理模式

长沙7月21日电(通讯员 周鑫)近日,湖南商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青春奋斗实践团生态蓝天队成员前往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街道进行调研学习。

开福区清水塘社区“五个一”打造垃圾分类新模式,社区自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以来,一直致力于创新管理机制模式,从一小区一组织,一楼一栋长,一单元一门长,一户一家长,一家一监督长“五个一”着手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加大力度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社区、物业、居民、志愿者组织等群策群力,如今大部分居民都养成了干湿分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1_meitu_2.jpg

社区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清水塘垃圾分类现状

团队成员来到清水塘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学习。“社区给每家都配发了餐厨垃圾专用回收桶,我家现在是干垃圾、湿垃圾分类。”长沙开福区清水塘街道一中宿舍小区入口,76岁的周奶奶将几个纸盒投入居民区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收集点。清水塘街道是长沙城区首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10个试点街道之一,也是长沙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

2_meitu_3.jpg

团队成员与专干毛阿姨、志愿者周奶奶合影

清水塘社区垃圾分类的专干毛阿姨和团队成员交流道:“现在居民的分类意识都很强,连很多低龄学生都知道垃圾分类四分法,分类投放准确率也很高。大家都能将餐厨垃圾装袋或者直接倒入桶中,而将一些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放进另外那个干垃圾桶。”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难题,也是一场“全民攻坚战”。清水塘社区书记汤国清介绍,“社区刚开始试点垃圾分类时,很多居民都表示不理解、不支持,社区专干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时,都拒绝开门。他们认为垃圾分类没有必要,也没意义,相反统一投放垃圾更方便。”

3_meitu_4.jpg

汤书记向团队成员展示“最美志愿者”奖章

汤书记说,垃圾分类对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至关重要,也进一步推动了生态文明和美丽新中国的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计。“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抱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而且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重要性和意义。”

如何让居民更透彻地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更好更准确地将垃圾分类投放好,这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宣传、引导和发动,也需要居民积极支持与配合。汤国清介绍,社区创新了垃圾分类“五个一”新模式,即一小区一组织,一楼一栋长,一单元一门长,一户一家长,一家一监督长,同时还联合物业、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等齐抓共管。

4.jpg

清水塘社区公共区域内整齐摆放的四色垃圾分类桶

自试点以来,社区在公共区域共投放了160余个干垃圾桶,50多个湿垃圾桶,9组四分法垃圾桶,另外,还为住户赠送了1500余个不锈钢湿垃圾桶。同时联合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等向居民发放了3000多份宣传册,开展了40多次宣传活动,“目前,社区共有200多个居民志愿者,同时,像快乐义工协会和鼎诚义工等志愿者组织也加入进来。”

社区联合志愿者们通过宣传片、宣讲会、居民自筹晚会等方式向百姓宣传生活垃圾对于地球的危害,以及对于垃圾分类产生的经济、环境效应,同时组织栋长、门长、家长等人参观环卫之旅,使其了解垃圾分类后的回收利用流程等。志愿者们开展了多次“敲门行动”,上门为居民发放宣传册,同时手把手教导居民如何分类。有时,志愿者们和物业工作人员等还会蹲守在分类垃圾桶旁,抓住居民投放垃圾的机会,引导他们正确、精准分类。

5_meitu_5.jpg

团队成员向清水塘社区居民了解对垃圾分类的满意度

清水塘社区居民周奶奶已年过古稀,是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也是所住楼栋的“栋长”。她参加过多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也经常在“串门”时教导住户如何正确垃圾分类。周奶奶说,“养成好的垃圾分类习惯需要居民从点滴做起,也需要像我们这样的老党员去示范和引导。如果每个市民都能自觉从自身做起,那么我们长沙将被打造得更加宜居宜业,建设得更加美丽幸福。”

去年,长沙被列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重点城市并出台《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今年起,长沙将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分区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使全市每年生活垃圾自然增量与分类减量基本持平。长沙市将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全年建成示范小区不少于20个。到2020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希望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守护我们共同的蓝天!

http://www.dxsbao.com/news/1103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仿湖州市图书馆,看千百年前的古桥
古桥文化传承与发扬…
用心支教,不忘初心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三天的时间,我们也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慢慢的熟悉并喜欢上这里。作为班主任,我的工作也开始走上正轨。班级从最初的吵闹,难以管理,到今天的懂得遵守纪律。孩子们也不似初见的害 …
初次见面,你们好
  今天是我们晨曦实践队在那郎小学开班的第一天,早早的,学生们就来到学校了,我觉得他们是一个怀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的好孩子。当我看见他们和他们看着我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渴望。我在晨曦实践队 …
珍惜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每分
  三下乡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开心,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我们还有7天时间在基地里生活学习,还有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和玩耍。小朋友们都很开朗,还非常活泼可爱。刚开始,我觉得小孩子一般都会很调皮,很难管理, …
前期动员 整装待发 ——暨启程社会服务实践队动员大会
(通讯员:吴漫瑶)启程社会实践队于13日早上十点半在第四教学楼开展了最后一次集合活动,此次集合动员以“安全下乡,熟知流程”为主题,此次活动由队长主持并展开讨论。活动伊始,队长首先对第二天的出征仪式进 …
你的热情接待,使我开心整天
上午主要协助了支教组接待新生:招呼来报到的学生、打电话向报了名却没来报到的学生家长了解情况等等。很多家长不会讲普通话,所幸的是我也是雷州人,能在普通话和雷州话中切换自如,成功为家长解决疑惑。一 …
是什么导致传承那么难
  三下乡的第三天,除了日常的后勤工作外,我同时也参与了调研活动。在此次的调研活动中我们发现,在城乡之中,很少有人知道有三下乡活动。说明在三下乡活动的推广不够,宣传不够。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对 …
三下乡社会实践:新闻组心得体会
7月20号,岭南师范学院“梦想邮递员”社会实践队三下乡已经进行了六天,距离结束只有两天,新闻组此前一直在采访别的小组,为了让新闻组成员露露脸,新闻组记者对新闻组成员进行了一次采访。记者:大家好,此前新 …
任重而道远,路还有很长
今天是三下乡支教开始的第一天,一大早,我们就起了床,为了招生做了准备,不得不说这一天是既紧张有充满期待的一天。紧张是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当班主任,所以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责任感,害怕自己当不好班主 …
多想得到你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