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七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为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积极践行文化自信,2018年7月17日晚,福州大学2016级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三下乡实践队抵达因花灯品种之丰富、工艺之精湛而闻名遐迩的泉州,开展以“探索重忆丝绸路,发扬传承新精神”为主题的工艺技术传承人专访活动。
在本次专访活动中,花灯工艺师傅、市级非遗传承人傅草毅老师与实践队成员们交流分享了泉州花灯的历史文化、传统制作工艺等,深究其源,其中蕴含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同根性,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文化多元性及文化包容精神。同时老师也分享了他的传承之路,有美术基础的傅草毅老师在求学时,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潜心向师傅学习制作泉州独有花灯的各类技巧。
实践队成员们在傅草毅老师的介绍下参观了融合多元传统文化的三类代表性泉州花灯——彩扎灯、刻纸灯、针刺无骨灯,欣赏完精美绝伦的花灯,实践队成员们都不由得惊叹,古老的美术工艺并非只存在于过去,它不仅得到传承,还逐渐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但传承并非易事,“当旧土壤不复存在时,要去找寻新土壤,传统文化才能继续在上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傅草毅老师如是说道。
“传承新精神”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跨越古今的艺术创造。通过专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实践队重忆海上丝绸路,发扬传承新精神,切实践行文化自信,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
http://www.dxsbao.com/news/1041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