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湖北大学生,映秀之行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周咏雪

“请山东山西的山,请河南河北的河让路,请所有省份的桂枝低头,今夜请所有的月光照进四川,照进那些断裂的山堵塞的河,照进那些倒塌的房屋……用乡音把往事轻声朗诵”一首王国平的《今夜》让我们想起了那个不平凡的日子。

在每一个汶川人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了人性最美的东西:坦然面对所有的不幸、永不言败、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国难兴邦,在这十年里他们更是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爱无疆、大爱撑天的精神。6月10日湖北汽院青春火团队走访四川,对汶川映秀的村民进行一个真实的采访。

十年磨难,十年传奇

据报道,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其中映秀镇是地震中心地段,在此灾害中,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百花大桥的垮塌导致道路中断,在213国道线,55公里内的道路里掩埋了一千多辆大车,失踪人口高达三千多人。在最后的统计中映秀县原12000多人,最后只剩下6000多人。十年后的今天,映秀早已恢复的山清水秀,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让映秀人民这样转变呢?秉着这样的疑问,青春火团队对地震灾后自主创业——扶贫车间的老板。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采访。

在映秀一百多平米的小镇上,有一个专门为妇女以及老人开设的一个扶贫车间。以“计件”的形式,进行流水线加工,主要是以制作衣服为主,流程简单轻松。在这车间里,共二十多名妇女,大家以这样打零工的方式来获得资金,时间宽松,又同时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据扶贫车间的老板介绍:“地震之后,大家都生产力下降,有的无事可做,所以开设这个车间可以让大家简单做点事情,把生活变充实。”其实在青春火团队了解中得知,像这样自主创业的例子很多,大家都表示说,十年前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想要改变就必须要创业 。

“感谢国家,感谢政府”

映秀在地震之后,在国家的扶持下,以及全社会的帮助下,村民们住上了小洋楼,放眼望去,映秀镇的楼房错落有致,在青春火团队去的那天刚好是绵绵细雨,空气特别清新,没有喧哗,只听见岷江水哗哗穿镇而过,远处的山坡当年随处可见的塌方和泥石流已被绿色覆盖。在青春火团队的走访中发现每家每户都发展了旅游业,其路线以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抗震建筑博物馆—爱国教育基地为主要主要路线,其旅游业具有映秀特色,不光可以去景点,游客还可以品尝到映秀特色的豆花,据村民介绍,习主席在18年2月来映秀时,也亲自尝试推磨豆花,感受映秀人民辛勤劳作的优良品质。

青春火团队所在的小饭馆,是一位姓梁的老板娘所开。 在和队员的交谈中,老板娘多次表达,感谢国家,感谢政府的扶持。

据老板娘介绍,地震之后,村民的土地早已没有了,只能在115.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展旅游业,但大部分村民的生活保障还是难以维持。在这样的大灾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下达政策《十地农民养老保险》,据老板娘简单的介绍,青春火团队的队员们了解到了:50岁以上的妇女以及60岁以上的男子,每个月会有一千多元的政策扶持。保障每家每户老有所依。再其次,政府会花费人力物力,为映秀人民在新政上修建楼房,解决人们住房难题。

“他们不应该被遗忘,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同学们快跑”这是方杰老师在地震发生后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这是映秀当地导游刘娟对青春火团队讲解时所说的话。在刘娟导游的解说中,青春火团队的队员了解到了方杰老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灾难发生时,方杰老师早已第一个冲到了教室门口,却没有往外再跑半步,而是用自己的身躯抵开了即将卡死的防盗门,用双手托起了即将跨落的门框,这一拖举,就将他的人生定格在那一时刻,直到永远。

“他们不应该被遗忘,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没有方杰老师就没有41位同学的成功脱离,我们所有人都要记住他们,愿他们在天堂没有灾难”刘娟导游在最后动情所讲。

http://www.dxsbao.com/news/1017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保护环境,让居民呼吸健康空气
(通讯员:刘卫东)2018年7月17日,为了让公园更整洁,为了减少有害垃圾的随处丢弃,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为了减少污染物,让大家呼吸到安全的新鲜空气,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到祥云公园保护环境, …
浙江农林大学银杏支教队:在实践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
  不要低估小朋友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团队暑期社会实践
  你相信吗?现在的小朋友们都是一个个小能人呢!唱歌?跳舞?讲故事?表演?这些全不在话下的,棒棒哒!今天,小朋友们就给我们露了一手,实力不容小觑呢!  这不,国学历史人物小课堂开课了!小姐姐热情地 …
湛江大学生走上街头,探寻共享经济新篇章
 7月16日,是岭南师范学院“云曦”实践队开展调研的第五天。…
浙江农林大学银杏支教队:以赤子之心,赴支教之路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大多数孩子都是比较可爱比较乖巧的天使。那么,一些比较调皮的,就不是天使吗?他们自然也是天使,是一些调皮的小天使。正是由于这些调皮小天使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有色彩。  乖 …
浙江农林大学银杏支教队:爱心支教 助梦航行
七月扬帆与 “你”有个约会
2018年7月17日早上,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扬帆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实践基地双寿小学举办招生和开班仪式。双寿小学梁校长和实践队队长胡琼友参加开班仪式并发表讲话。…
  感受国学的魅力——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从武则天到李清照,今天的国学小课堂讲了许多有名的历史人物,小朋友们也都听的津津有味。除此之外,陪伴小朋友的一些“大朋友”们也听得非常开心,表示学到了很多知识。令我惊讶的是,在讲课中穿插的几个小 …
湖北大学生追忆漩口中学
07月11日上午十一时,青春火——暖阳志愿行社会实践团队经过映秀村村长的帮助有幸见到了杨书记,杨书记很热情的过来迎接了我们,之后更是为我们担任漩口中学遗址的讲解。我们越来越接近了中学遗址,远远望去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