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愿】|“续写雷锋志,共‘分’生态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环保360”保护三江之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活动圆满开展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理念,增强环保意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环保360”保护三江之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于2025年3月12日在重庆移通书院天空书院青空朋辈畅谈室开展了“续写雷锋志,共‘分’生态美”活动。
分类同行,雷锋同心
在宣讲过程中,宣讲人讲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志愿者们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坚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宣讲人简要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还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详细讲解了一些特殊垃圾的分类方法。例如,包了口香糖的纸巾应该如何正确分类——纸巾属于其他垃圾,而口香糖则应归类为厨余垃圾。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的细节,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分类争锋,智答共赢
在紧张刺激的竞答环节中,志愿者们默契十足,展现出极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他们你追我赶,争相抢答,每一个准确的回答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浓厚兴趣。志愿者们出色的表现,不仅展现了他们在垃圾分类领域的扎实理论基础,更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环保理念的深刻内涵。志愿者们是学习垃圾分类、践行环保行动的榜样,传递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积极正能量。
分类知识,学以致用
志愿者们亲身体验了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这一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让每一位志愿者都能直观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他们手持代表不同垃圾的卡片,如废纸、塑料瓶、剩菜剩饭、废旧电池等,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对应的四个分类垃圾桶模型中。这一过程中,志愿者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相互讨论,力求将每一张卡片准确无误地投放。
垃圾分类作为我们环保行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推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每个人的小小行动都是对地球母亲的一份大爱,共同构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感想畅谈,思悟互鉴
在分享环节中,志愿者们纷纷畅谈了自己参与此次活动的深刻感受。一位志愿者分享了她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践行。她表示,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象征,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行动指南。她始终以雷锋为榜样,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他人、回馈社会。另一位志愿者则从环保的角度分享了他的感悟。他提到,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关乎地球未来和人类生存的重要议题。他深刻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才能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大家在未来会将这些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社会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奉献为笔,以爱心为墨。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这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交响曲奏响在每一个角落,让雷锋精神在重庆移通学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图片撰稿:王烨杰
供图:黄宇涛,李硕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http://www.dxsbao.com/gongyi/7259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