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寒假,为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提升其科学素养与爱国情怀,青岛科技大学青衿志愿服务协会与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合作开展“E心课堂-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项目,涵盖线上编程教学、线下项目结项展示、科学实验以及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图为青衿志愿服务协会负责人发表讲话
寒假初期,协会的志愿者们便开启了线上编程课堂。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精心设计了以 C 语言为主的编程课程。从基础语法到简单程序编写,授课的大学生们通过屏幕共享、线上答疑等方式,耐心地为参与课程的小朋友们讲解知识要点。课程中,他们运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将复杂的编程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许多小朋友在课程结束后,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编程任务,对编程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图为开展线上编程授课
开学后,志愿者为编程课第一期的孩子们带来为期三天的线下集训,在集训结束时,小朋友们顺利完成所选的数字炸弹、霓虹灯和遥控赛车课题。在“科创星火 AI启梦”编程科技成果展上,志愿者与编程课第一期的优秀代王一赫同学为孩子们带来了编程课题结项展示、AI特工养成记、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和科学实验。在结项展示环节,王一赫同学借助编写的数字炸弹程序,与现场的小朋友们互动,用编程的方式进行游戏。小朋友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凭借逻辑推理能力不断缩小数字范围,在游戏中学会用二分法解决问题;遥控赛车环节,小朋友们操控着赛车在预设赛道上风驰电掣,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尽情地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乐趣;在AI特工养成记中,志愿者借助自主配置的具有语音输入输出功能的DeepSeek,为孩子们纠正英语发音,用英语进行互动,解码未来英语必修课;在两弹一星精神的宣讲中,通过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和王淦昌的故事,深刻感受到 “两弹一星” 元勋们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伟大精神,激发了用科技报国的热情;科学实验环节更是惊喜不断。在纸桥实验中,普通的纸张在巧妙的结构设计下,竟能承重远超想象的重量;而书本摩擦力实验里,两本书页相互交叉,无论小朋友如何用力拉扯,都难以将它们分开。这些神奇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欲,现场充满了惊叹声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图为编程科技成果展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参与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们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编程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技报国的理想。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充实又有趣的寒假,希望以后能多参加类似的活动。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合影留念
未来,青岛科技大学青衿志愿服务协会将继续深入开展“E心课堂”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为更多青少年带去知识与力量,助力科学素养提升,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gongyi/7248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