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拾起红色记忆,感召时代青年——聆听退伍老兵的故事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作者: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通讯员:陈洪平 罗臣平 任丽琴 徐蔚薇 何雨鲒 徐佳佳)退伍老兵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红色文化的缔造者。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志愿服务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同学们的爱国爱党热情,“红色感召”党史学习教育团走访牌坊社区、北门社区及金沙村等地方,开展“拾起红色记忆,感召时代青年”聆听退伍老兵故事特别活动,走访5位退伍军人,继承红色革命精神,争做红色文化传承人。

熊成学同志的故事:三次报名参军,坚定不移的从军梦

“祖国的未来是年轻人的,祖国的发展需要你们来奋斗。”这是63年党龄的退伍老兵熊成学爷爷对青年的期望与寄托。“红色感召”党史学习教育团走进退伍老兵熊成学的家中,了解他的从戎故事。

熊成学爷爷当兵之路并不一帆风顺。他回忆到:“1957年我第一次参加入伍测试由于年龄太小没通过;1958年我第二次入伍测试但是又因为沙鼻子被拒绝;1960年我才成功通过入伍测试,开启了我的军旅生涯。”

军旅生活一开始便是六年。“第一次打仗的时候,当时还有点紧张呢,没想到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熊成学爷爷笑笑说道。1964年,熊成学爷爷代表所在连队参加全军大比武,“魏凤和司令员带领我们参加11个项目,我们连队得了个第二!”谈起往日荣光,熊成学爷爷不自觉地比起大拇指。

在谈及为什么如此坚持地选择参军时,熊成学爷爷激动地说道“当兵就是我的愿望!当时的国际形势紧张,作为一个青年人,我想为祖国出一份力。”

如今熊成学爷爷已经83岁高寿,但身体依然非常硬朗,熊成学爷爷的两个外孙也受到他的影响毅然决然地选择前往边疆参军,将保家卫国代代相传,坚定地成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人。

朱德平同志的故事:对越反击“神枪手”,赫赫军中一面旗

“快!稳!准!狠!”这是七旬老兵朱德平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团队成员在合川区金沙村见到了这位历经沙场的战争英雄,听他述说那段反越战争的烽火岁月。

精神矍铄、乐观健谈,是团队队员们对朱德平同志的第一印象。说起过往,他娓娓道来。 1979年,他光荣入伍,驻足中国边境并担任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冲锋枪手班长,为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奋勇抗战。战争是残酷的,是艰险的。然而,朱德平在这样的艰苦抗战阶段下也丝毫没有消磨他心中的那份信念。朱德平同志表示:“三等功”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激励。在部队训练期间,他饱含着时刻准备的精神状态以及严守部队纪律的自觉态度,并为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做出的诸多贡献。

朱德平同志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些历史精神留住,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刻不容缓地挖掘、整理、保存他们身上蕴藏的红色记忆!

胡虎同志的故事:掩藏思乡情,从戎独远行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原子弹是纸老虎”,到20世纪50年代对“蘑菇云”的追逐,再到中国积极参与核能研究,核武器对新中国历年发展历程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胡虎是一名参加过核武器试验的退伍老兵,作为参与中国核试验中通信保障系统的一员,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他总是心潮澎湃。胡虎1991年参军接受任务,当时他对任务内容一无所知,只能听从领导指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虽然难免会想念家里人,但是由于全程需要保密,只能抑制思念之情不给家里人写信联系。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起爆!’是我当兵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1996年胡虎退伍,结束了5年的军旅生活,虽已远离部队但也难忘在部队的生活,也一直保持着在部队里的生活作息。胡虎只是为中国“核实力”发展作出贡献的众多军人之一,他们值得青年学子尊重、致敬!

赵文军同志的故事:忆峥嵘岁月,享美好生活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团队成员们来到合川区牌坊社区,看望慰问了退伍老兵赵文军,为老兵送上祝福。队员们与赵文军老兵聊天谈心,一起聆听着赵文军老兵讲述他在队伍中的经历:在1985年,赵文军受中央军委命令,开赴云南老山对越反击战。

他谈到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当他在休息时收到了政府以及一些大学生送来的慰问信,这使他在硝烟弥漫的战斗中,心田似落下雨后甘霖,感到到一丝甜味。当他回忆起这些暖心时刻,团队成员们看到了他眼神中的光芒,闪耀着辉煌与坚定,团队成员们也在无形中接受了一次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老兵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革命精神。

为期多年的艰苦战斗,赵文军同志于1987年正式退伍。离开军队对他来说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但“对越反击战”的那段经历,在军队的那段回忆,依然会在他如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中被提起。

蒙海清同志的故事:昔年风雨如晤,希望寄于青年

一路走来,一路坡,一路走来,一路歌。团队成员来到合川区铜溪镇金沙村拜访退伍老兵蒙海清。蒙海清爷爷对团队成员的到来也十分开心,通过与蒙海清爷爷的交谈,团队成员了解到蒙海清爷爷已经91岁高龄,他是在1951年应征入伍的,服役期间参加过抗美援朝、贵州山剿匪等斗争。在剿匪路途中,无论前路坎坷亦或是布满荆棘,他不曾有过想要退缩的想法。

聆听着蒙海清爷爷的一言一语,团队成员们被他深深的革命精神所打动,在他回忆这段峥嵘岁月的过程,多次说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蒙海清爷爷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这种舍己为国、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无尽源泉与动力。蒙海清爷爷在1956年退伍之际,政府为他安排工作,社会各界为他送去了无微不至的关照,他非常感谢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他的关怀,也将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寄托于青年一代,希望他们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青年志愿者是服务社会的主力军,更应牢记党的殷殷嘱托,投身到基层服务,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红色感召”党史学习教育团成员们将继续深挖红色故事,保护红色资源,让红色人物“亮起来”、把红色精神“扬起来”,将红色基因“传下来”。

编辑:田雨扬

http://www.dxsbao.com/gongyi/5043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西农学子三下乡感悟:立足实践,放眼未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城固南山天明,到城固北部双溪;从县城街边小店到乡镇农户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城固调研队的成员们怀着满腔热血,迎着盛夏炙热的阳光,踏上了探寻乡村振兴奥秘的征程。这…
【三下乡】盛夏扬帆逐梦行,温暖真情伴人心
彩云追月,栀子飘香,夏至已至胜春光,承载着春的希望,酝酿着秋的殷实,热情率性的夏天,总令人感触到生命最蓬勃、茂盛的时光。7月10日上午,扬帆e+夏令营的小朋友和志愿者们走进文峯苑颐养中心,开展以“燃…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结论第五弹
农村生态现存问题PEST——社会环境在农村,从古至今,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陋习成堆,环境封闭和思想落后。很多乡村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传统和奇葩习俗,特定的一个日子更是会有各种禁忌和讲究,究其由头,很多都…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结论第四弹
农村生态现存问题PEST分析——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关于“环境保护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声音此起彼伏。国际环保部曾公布一份由专家组经过长期调研形成的报告,明确指出,环境保护的确会…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结论第三弹
农村生态现存问题PEST分析(1)政治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改善我区农村贫困人民日常居住生活环境。习近平习近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要深入结合贯彻实施全国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长期行动计划…
一堂热烈且滚烫的暑期“思政大课”圆满结束
为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志愿者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成效,重庆移通学院红色信使寻访团于7月6日-7月12日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即“探…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结论第二弹
1.农村生态现存的问题(6)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果皮箱、环保手推车、清扫车、洒水车等环卫专用设施。垃圾桶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垃圾乱倒现象在所难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民基本生活物质水平不…
君知来路峥嵘 可期前路万丈光
“红旗已指先锋路,青史应留正气歌。”百年来,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迎来如今的繁荣昌盛。为了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体悟党的文化,赤途星火团队队员各自在不同的红色遗…
寻访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移通学院志愿者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着的步伐。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歇,来去匆匆,但历史的痕迹永远停留在一些人的记忆中,即使时隔多年,从弱冠到…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结论第一弹
农村生态现存的问题(1)村镇公路道路环境差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部分地区村镇交通道路比较差,人们日常出行交通环境恶劣。由于大多数村民没有正确保护环境安全意识,部分山区村民在高速公路上路边乱堆垃圾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