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文明,是狭义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就是指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文明板块中所提及的诸如逼停火车、在日本不文明赏樱、校园设施、展品被破坏、涂鸦等行为,明显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能从地球上有人类社会的那天起,就产生了文明。原始部落时期出现了禅让制,尧是禅让制的第一个实践者,尧、舜都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给了贤人。接下来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文明在各个朝代被定义为不同的内容,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成为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比如我们所常听到的“三纲五常”。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才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文明才有了真实的依托。但是文革时期又是假大空盛行,一度将社会文明打压回退,所以我们的文明是在不断的变革、撕裂、扭曲、再生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历经五千年沧桑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数四大古国,还看中国。这说明,蜿蜒流淌在中民华族灵魂中割舍不断、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文明血脉,始终是滋养中华文明的活力之源。
不同历史时期文明的具体含义不同,但本义贯通。孔子早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今后我们要弘扬的主旋律,要大力提倡的文明。
社会的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明程度、道德水准就能自行提升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之初,性本善”,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脱离了客观实践,都会偏离轨道。文明不是自发的,却又得是与时俱进的。加强文明建设,见仁见智。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德治与法制相结合。文明社会就是法制社会,光靠说服教育不能全部解决问题,也要因人制宜。比如不少地方出台了见义勇为办法,重奖见义勇为者。将旅游不文明行为者列入黑名单,对旅游陋习说“不”。法院出台强制执行政策,将“老赖”行为入刑。这些都是必要的。
二、加强诚信社会建设。这是一个大工程,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从上至下,以上率下,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积极参与,党员干部、公务人员亲力亲为,敢担当,做表率,成为一贯的国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三、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文明教育应从小抓起,社会、学校、家庭和谐统一。家长言传身教,老师为人师表,社会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形成一种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的社会氛围和强大的声势。
四、借鉴外国经验。比如德国人教育孩子从小要对自己有荣誉感,你做的事情就是你的荣誉,你造的东西就是你的荣誉,没有荣誉你就是被上帝抛弃的人。比如日本的小学和中学,都有一个社会课程,把学生带到实地去讲解,去观察,去体验,效果好,震撼力大。
对于当前社会种种不文明现象,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可等闲视之。文明教育是个过程,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可能一蹴而就,文明的滋养、浸润是一种慢工夫。当下最要紧的就是行动起来,作为大学生,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义务在文明社会的建设中做出表率,从自我做起,向先进看齐,共同去努力,“再使风俗淳”。
http://www.dxsbao.com/art/794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