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而进,终至新章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促使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国民革命低迷的气氛在全党蔓延。此时党内诸多保守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开始怀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前途,萌生了“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疑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毛泽东毛主席于1930年答复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林彪“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一封书信,信中不仅做出了对当时革命形式的正确判断,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鼓舞,甚至对现在的我们依然有所启示。1948年公开刊发时,改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续被收录在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
文章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形象比喻,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生动描绘出了中国革命那波澜壮阔的伟大前景。它让我们明白,即使最初的革命力量微如火星,但只要我们解除心中疑惑、鼓舞同志士气、指明奋斗方向,这星星之火就能越烧越旺,最终燃遍整个中华大地,成就伟大的革命胜利。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解除疑惑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1]
1927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国民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毛泽东同志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党内和红军内部存在对革命前途的悲观情绪,部分同志对时局估量持悲观态度,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是徒劳的。对于这种右倾思想,毛泽东同志提笔攥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评了这种悲观情绪和单纯流动游击的思想,指出它们源于对敌我力量对比的错误分析和对中国国情的缺乏了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毛泽东同志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到敌人的强大,也要看到其弱点;既要看到革命力量的弱小,也要看到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在社会各种矛盾方面,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分析了我国国情,包括国际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的矛盾、中国内部各阶级的矛盾等,并且指出了这些矛盾的发展使革命高潮不可避免。
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深入学习毛泽东同志对疑惑的解除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惑和疑虑。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我们难免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产生怀疑。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遒劲有力的文字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的困难所迷惑。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分析形势,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拨开乌云见明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鼓舞士气
毛泽东列举了湘赣边界政权、闽西政权等成功案例,说明只要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革命力量就能够逐步壮大。他坚信革命的火种虽起于乡野,却能汇聚成燎原之势,最终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他鼓励同志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境而失去信心,要坚持斗争,迎接胜利的到来。“不要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不要被尚能忍耐的困难所沮丧。不要为一时的挫折而灰心,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眼前,有利的条件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3]毛泽东的乐观主义精神不仅鼓舞了当时的革命者,也激励着后来的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信心,勇往直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困惑和疑虑。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产生怀疑。 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告诉我们,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的困难所迷惑。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分析形势,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志若不移山可改,何愁青史不书功
——指明方向
在大混乱的现局之下,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他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也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同时,毛泽东强调了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夺取全国政权的关键。他批评了忽视建立根据地的流动游击思想,指出这种思想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5]毛泽东强调革命要依靠群众,要走群众路线。他认为只有团结广大工农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梦想。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注重基础工作的积累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脚踏实地、稳步前进的态度尤为重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不仅解答了疑惑、鼓舞了士气,促进了革命高潮,更是初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雏形,为革命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提出了未来的目标。点点火星跨越历史的长河,依然照亮着现在的我们,它告诉我们,在艰难险阻面前要迎难而上,在质疑和不解声中要客观判断,在疑惑犹豫面前要坚定信仰。
参考文献:
[1]《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2]《归去来兮辞》
[3]《论持久战》
[4]《游山西村》
[5]《尚书·五子之歌》
http://www.dxsbao.com/art/717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