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建筑与爱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作者:李思甜

建筑的三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然而自18 世纪末至今,建筑构建在技术之上,文化的差异被蔓延的均质城市景观逐渐抹杀,建筑与艺术、社会关系、社会伦理与诗意表达逐渐背离。本书首次将现象学融入建筑历史与理论,从哲学、建筑、历史等多学科角度,解读建筑设计的本质。作者批判建筑的技术世界观,探讨建筑中虚构、伦理与爱欲间的关系,在技术垄断的世界中寻找建筑的爱的传统,主张建筑的表象不是中性的几何构图,而是意义的体现,是诗意的形体化。建筑不应该只是冰冷严肃的居住机器,他是民族历史的浓缩,是人民智慧的精华,在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回归本真,探索建筑最纯真的美感。

《建筑在爱之上》可以说是佩雷兹-戈麦兹的集大成之作。它是一本独特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的论著。这表现在它的研究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深度和广度,以及写作方式上。他开创性地探讨了人性的根本现象“爱”与建筑的关系。通过对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乃至17至20世纪的重要建筑理论、哲学与文学文本的诠释性交叉阅读,作者意欲揭示充满爱意的建筑的历史性,并提出建构爱的建筑的唯一途径是诗意与道德。我也十分佩服作者,能感觉作者很博学,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整本书,而且所以文章一气呵成,如流水涌动。

说实话,对于资质尚浅的我来说,这本书实在是太难读了,他在论证建筑与爱欲之间关系时,不是简单空泛地讨论,而是分别从爱欲和建筑两方面介绍其历史、特征等,再将两者联系起来,在讨论“爱”时更是从古希腊神话和宇宙观说起,概述西方西方哲学与艺术中原始爱神的故事,追逐爱与创造的关系的痕迹;而在建筑方面,本书更是从建筑语言、诗意、道德形象等方面进行讨论。这本书看似晦涩难懂,虽然笨拙的我确实很难理解里面的许多内容,但我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深深的浪漫,即使是沉默严肃的建筑中也流淌着“爱”——“爱欲”这一世间最朴素却最伟大的情感,人们想用任何标准成熟的理论去解释,框住它却不能做到。

本书对从古希腊到后现代的关于建筑与爱的互动理论做了详尽的阅读和诠释,这些关于爱的历史线索与思想火花跳跃在各章的开篇中,古老的语言、与中文不同的语序、陌生的名词却能穿越书本纸张,让我们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感情。引出了第一章中对“爱欲与创造”关系的分析,列出各个爱神,从哲学的角度将爱欲与建筑联系在一起;在分析了爱欲与创造的历史关系之后,作者在第二章试图界定爱欲的形式化界线——空间;在第三章中,作者将爱欲创造与爱欲空间融合到对爱的诗意形象的讨论中;从第四章开始,作者转向分析古希腊另一个爱的概念——“友爱”,并将它与建筑作为交流空间联系起来,友爱最好地表达了对他人的爱,有助于建立公共社会的秩序,友爱是承诺的,基础,是人性起源的基础;在第五章,作者将友爱与交流空间关系的讨论扩展到对建筑与语言类比关系的分析;紧接着在第六章中,作者试图识别出建筑理论中的友爱语言;作者在第七章通过比较法国维尔兄弟的建筑论述,凸现这个时期建筑与语言的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在揭示了建筑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历史关系之后,本书第八章重点讨论了建筑作为诗意语言的可能性。

对整本书做出理解表达感受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无法做到的,但我对其中部分章节有较为强烈的感受。在“友爱、道德与交流”一章中,作者提到,自十八世纪一来,旧的宇宙机制被质疑,日心说的出现,伽利略与笛卡尔关于思考自我的命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我们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人的主体也上升为浪漫的自我,既然我们是矛盾的个体,我们也应该发展关于自我与责任感,寻求深入的团结与理解,这对于创造公共空间的建筑师来说更是如此,建筑不仅是诗意的,也是政治的、生态的和可解读的,尤其是风格形式普遍的今天,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全球化与技术泛滥的背景下已变得日趋紧迫。

以及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创造历史的现代责任感,不能盲目地跟从现代时尚,正如作者所说“我已经提出,建筑的意义在根本是时间的。建筑的道德与诗意维向只能在时空中运作,任何‘美学的’客观化将会剥夺建筑的这种双重潜力。”能够“持久”的建筑才能展现其突显与美,即使与其特定的历史功能相脱离,这些功能通常在几年之后就消失了,因此,持久且超越瞬时的建筑特质才变得重要。

本书应用过罗宾斯在《另一个路口的风景》中所说的:在靠近太平洋的北美西北部的海达印第安部落中,“赋诗”与“呼吸”同为一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就与我们常说的“诗意地栖居”类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自己造了一所房子,虽然在人声嘈杂的地方,但是好像听不到车马的嘈杂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为什么能达到这个地方,是因为心远了,地自然就偏僻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那种诗意栖居的状态。所以,所谓诗意的栖居,本质上不是在一个特别宁静的地方盖一个房子,而是让你的心找到一个安住的地方,反过来,当你的心有一个安住的地方了,周围的世界就会为你绽放出一种你平时感受不到的诗意的状态。

作者通过揭示爱与建筑的互动关系,寻求诗意与道德的建筑整合。在对历史人物及其理论进行分析时,竭力避免“非黑即白”的二元认识论,努力呈现每个问题的丰富文脉、复杂性与矛盾性,令人信服地解释历史所能给予当代的启明与希望:建筑在爱之上。现在的我们对这本书还有非常多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希望待我对于建筑的知识更加丰富,对于“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的时候能对这本书有更成熟的见解与感悟吧。

http://www.dxsbao.com/art/7133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外国语学院赴阳光学校开展“ 话清明传统,讲英雄故事”志愿活动

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们赴阳光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志愿活动。活动伊始,在小一班的教学中,志愿者们先借以生动的视频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课堂期间……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志愿者于学校11栋宿舍旁的车棚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早到了集合地。负责人简单讲述了相关活动规则,要求志愿者将车棚里不按规则停放的车移……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餐盘回收、洁净食堂”志愿活动

2021年4月29日,在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进行了南食堂一楼进行餐盘回收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已在集合点穿着好志愿者服装,在活动负责人分配任务……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爱溢校园,情满子由”打扫子由路志愿活动

3月31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子由路开展了打扫志愿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了校园之美。首先,志愿者们对工作区域进行了划分,各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区域,使打扫工作有条不紊地……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天天亲子,书香随行”志愿活动

3月3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赴校外开展天天亲子志愿活动。本次志愿活动共分两项,擦拭书籍和整理书籍。首先,志愿者使用酒精消毒喷雾小心翼翼地喷洒书面,并用毛巾进行细致的擦拭……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执中楼活动

3月19日中午,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清扫执中楼活动。此次活动共有5名志愿者参加,他们高效合作,顺利完成了打扫工作。首先,志愿者身着统一的义工服,积极地前来执……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笃行楼,簌簌迎春日”活动

3月19日,外国语学院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清扫笃行楼”义工活动。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意识,弘扬大学生文明作风。新学期新面貌,八名义工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认真打扫笃行……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子由路,文明理工人

2020年12月15日,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展开打扫自由路活动,该活动组织志愿者清扫整条子由路,还子由路干净整洁,成为常熟理工学院一张亮丽的名片。志愿者们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换……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暑假云支教活动感悟稿
一、线上云支教背景在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育领域,也迎来了线上教育的蓬勃发展。线上云支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让大学生们有机会跨越地域…
广东财经大学“埗埗高升”突击队深入高埗镇,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7月23日,广东财经大学“埗埗高升”“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一行,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敬意与乡村振兴的满腔热情,踏上了前往东莞市高埗镇的调研之旅。此行旨在深入挖掘高埗镇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探索…
“智”疗光明服务团:用科技点亮南疆乡村的眼健康之路
在日益增长的视觉健康需求与公众眼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一场旨在早期发现眼底疾病、普及眼健康知识的眼底筛查社会实践于7月13日在玉华社区举行,此次活动由玉华社区与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
青年学子科技赋能,守护南疆光明——记“智”疗光明服务团暑期实践活动
近日,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爱眼护眼,守护光明”南疆乡村眼底慢性病智能筛查宣讲调研团深入南疆乡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治疗光明”三下乡活动,为当地居民送去了眼健康的知识与希望。此次活动以“…
油域安全守 碧波共长流
2024年7月13日,为进一步了解天然气的生产流程,实践队成员前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金浅天然油气井场进行实地探访。上午九点,实践队成员搭乘大巴来到金浅823-8-H1,H2号井场,陈鸿儒站长依次为成员们讲解了…
点亮希望之光 助力学生成长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威海)江西赣州支教纪实习总书记曾说过,青年“自找苦吃”,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7月19日,山东大学(威海)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在江西省赣州市赣…
巢院学子三下乡:让溺水危险不存在,让电信诈骗不可欺
在炎炎夏日,为了提高村民的防溺水和防诈骗意识,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半汤街道力寺村爱心帮扶实践团队在力寺村开展了宣传防诈骗、防溺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鉴于力寺村水沟、湖泊众多,并且都没有护栏,…
支教调研团赴江西赣州进行初次支教授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实践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山东大学威海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在7月16日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夏潭村进行初次支教授课。习近平总…
碧水保卫战:打造水青岸绿的美好家园
一.引言果苑湖,昔日清澈已逝,今朝浑浊不堪,藻类肆意蔓延,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农业化肥的残留超标,更是加剧了水体的污染。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治理果苑湖已刻不容缓,我们需携手共治,还其碧波荡漾。二.…
生态乡村的新篇章:浙财学子在青山村的低碳实践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至新秋。五位年轻人满怀憧憬地抵达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开始了他们的调研之旅。8月,正是禾穗飘香的时节,也是大学生们下乡调研的良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大学生们积极与村民沟通,深入…